駐地已經選擇好了,由誰來擔當警衛任務,成為了當務之急。當時北平治安狀況極差,這為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保衛首都工作,增加了複雜性和艱巨性。
要完成如此複雜和艱巨的保衛工作,單靠由中央警備團和華北軍區步校改編的北平市糾察總隊、便衣衛隊,明顯是遠遠不夠的。
為此,中央軍委決定,將四野第四十七軍第一六○師改為第二○七師,隸屬於華北軍區平津衛戍司令部,執勤業務由中央社會部領導(公安部成立後又歸公安部領導),與中央警備團一起擔負中央首長、機關和首都的警衛任務。
中央為何要挑選這個一六○師呢?這當然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六○師參加過一些戰鬥,戰士大都有一定的戰鬥經驗。
其次,第一六○師 15000 名戰士中,俘虜約占 4%。其他相當一部分戰士來自牡丹江、佳木斯一帶,他們大部分都是翻身農民,身份比較純潔。
最後,該師政委鄒衍早在延安時,就在保衛戰線工作過,曾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保衛團政委,並兼任延安南區衛戍司令員。
部隊已經挑選好了,由誰來領導這支部隊呢?這時中央相關領導同誌立即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那就是吳烈。
吳烈 1915 年出生,江西省萍鄉縣人。1930 年 15 歲的吳烈,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從土地革命時期起,吳烈就在保衛戰線工作過,擔任過中國工農紅軍總前委和國家保衛局保衛大隊的大隊長。
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任中央警備團團長兼政委,並兼任延安北區衛戍司令員。直到解放戰爭時期,他才離開保衛戰線。
1949 年 2 月,四野司令員林彪就接到了中央軍委的電報:調吳烈(當時吳烈正駐守天津)前去北平衛戍。
當時部隊正準備南下,四野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找到了第一六○師政委鄒衍和時任第四十五軍第一三三師師長的吳烈談話。
羅榮桓告訴二人:“中央已經決定把首都定在北平,但北平社會治安問題嚴重。為此,中央軍委決定把第一六○師留下,改為第二○七師,擔負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及北平市的衛戍任務,由吳烈接替王明貴任師長,師政委仍然由鄒衍擔任。”
對於調吳烈擔任警衛工作,林彪也是非常認同的,在接到中央警衛的電報後,林彪就對吳烈說:“我們考慮到你長期幹警衛工作,警衛中央的任務還是交給你放心。”
對於第一六○師全體官兵來說,由作戰部隊一下子變為警衛部隊,這無疑是個很大的轉折。作戰任務變了,鬥爭的對象由公開的敵人變成了隱蔽的敵人,鬥爭的形式自然也要隨之改變。而要適應轉折轉變,部隊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轉變全師官兵的思想。
為此,師部提出了“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的口號,並在部隊進行了廣泛的思想教育。
經過思想教育,全師廣大指戰員不再為不能南下打老蔣而遺憾,他們感到能夠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更是無限光榮。所以全師上下,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這個新任務。
從 1949 年 3 月初開始,第二○七師由河北固安縣,開進北平南苑。3 月 13 日,全部進駐新任務區,具體部署:師部駐頤和園背後大有莊,所屬第六一九團駐海澱,第六二○團駐府學胡同,第六二一團駐清河一帶。
後來,第二○七師又演變成為公安中央縱隊第一師,在建國前後的那段不平凡歲月裏,該師圓滿地完成了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保衛首都的光榮而艱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