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現在就得空手套白狼,赤手打老虎
張愛萍被任命為國防科委常務副主任之後,他的精力更多地用到了兩彈上。
中央專委決定,兵分兩路,一路人馬繼續製造原子彈,另一路,迅速組建新隊伍,提前進行核試驗靶場的有關技術工作。
按照中央專委的要求,國防科委負責後一項工作。聶榮臻指派由張愛萍具體負責。張愛萍首先想到了錢三強,他把錢三強請到國防科委大樓他的辦公室裏,把這個意思講了,並說今天主要是向你請教核試驗的問題。
錢三強把他知道的這方麵的知識簡單講了,他說,原子彈造出來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如何進行核試驗。核試驗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高技術試驗,它涉及到力學、光學、核反應等眾多學科,需要各種測試手段,僅就核試驗靶場可以開展的技術項目,他估計,至少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測量點至少有數百個。而這一個個項目都需要提前研究、定題,搞出設備,並在靶場搞一些工程。
張愛萍說:“我明白了,這個事再不下手,就晚了。”
錢三強又說:“法國人第一次進行核試驗時,什麼數據也沒拿到,美國人第一次,數據也沒拿全,隻拿了一小部分。我們這方麵的起點,必須高,不然的話,將來原子彈響了,卻拿不到試驗數據,這個試驗,我認為就不能叫成功。”
張愛萍點點頭:“目前看,光依靠核試驗基地張蘊鈺他們那兒的技術力量,遠遠不夠。三強同誌,事不宜遲,想請你給我推薦一個人,要能掛得帥印的。”
要能掛得帥印的。這是張愛萍對錢三強提出的要求。
錢三強為此思索了好幾天。能調動的人,都調到合適的崗位上了,再從不熟悉原子彈工程的單位調人,一是國內也沒有合適的人,二是他不熟悉這個,來了一時也幹不了。錢三強決定“內部挖潛”。
他漸漸瞄準了一個人——程開甲。
1961年程開甲計算出原子彈高壓狀態方程之後,壓力、勞累加上饑餓,他大病一場,二機部同意他回南京家中養病。他的妻子高耀珊不知道丈夫在北京幹什麼工作,沒有什麼文化的她對病因的判斷是“累的”。
在家中,程開甲得到了妻子的悉心照料。雖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他的腦子裏仍然是方程式,吃飯時常常走神,妻子做好了他愛吃的魚,每次都把魚刺剔淨,把魚肉放進他的碗裏。當時正是經濟最困難的時期,為了給他補身體,妻子想盡辦法去買高價的雞,把雞肉炒絲、雞骨煲湯、雞皮剁碎包餛飩,舍不得給孩子吃一口,全給丈夫一個人吃。她告訴孩子們:“爸爸比我們重要。”
為了增強程開甲的體質,妻子每天陪他從家中出發到中山陵走一個來回。為了早日康複,重返崗位,那段時間他學會了打太極拳,下決心把抽了二十多年的煙戒掉了,他每天要抽兩包煙,一下子戒掉不容易,是未完成的事業,讓他有了堅強的毅力,一舉戒掉。
幾個月後,身體有所好轉,他便告別妻兒,來到北京長城腳下的爆轟試驗場,在17號工地上和王淦昌、郭永懷、陳能寬等人一起,每天一身泥,頂風冒雨雪進行爆轟物理試驗,為驗證原子彈的設計是否正確,貢獻自己的才智。
幾天之後,程開甲接到通知,匆匆離開爆轟試驗場,一身灰塵來不及洗濯,便坐在了張愛萍麵前。當他聽說又是錢三強推薦了他,他笑了,說:“承蒙錢先生厚愛,這可是他第二次推薦我了。”
張愛萍不知道還有第一次,程開甲說,頭一次他把我從南京大學推薦到核武器研究院,而且和這次一樣,事前我一點不知情。
張愛萍說:“程教授,你又得再改一次行。”
程開甲說:“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說罷,二人大笑。張愛萍把任務告訴了他,說當務之急是,盡快拿出一個試驗的技術方案來,並問他有什麼要求?程開甲默默聽完,良久不語,然後說:“張副總長,實話說,我現在一頭霧水,心裏一點底沒有。我隻知道,美國搞第一次核試驗時,許多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投身其中。可我們國家,這方麵無論是理論還是技術,都是一片空白。”
張愛萍說:“是的,一切從零開始。程教授,你說吧,你有什麼要求?”
程開甲說:“我需要人,需要地方,需要先進的儀器設備。”
張愛萍說:“你說的這些,一時半會兒恐怕湊不齊。研究工作,卻需要立即開始!”
程開甲急了:“張副總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總不能讓我空手套白狼吧?”
張愛萍說:“同誌,現在就得空手套白狼,赤手打老虎。你想想,原子彈最多還有兩年就得炸響,時間太緊,不能因為你沒準備好,不讓它響吧?我建議你,不要事事從頭來,要盡量利用現有力量,搬現成的。”
可是,到哪搬現成的?程開甲越聽越糊塗。張愛萍就給他出主意,說這樣吧,你給我列個單子,寫明核試驗需要的東西,要什麼儀器呀,什麼設備呀,等等,科學院哪些院、所,可以搞出來,我去找張勁夫。你的任務就是跟蹤抓落實。聽張愛萍說完,程開甲眉頭漸漸舒展了:“吃現成飯,這倒是一個辦法。”
張愛萍還告訴程開甲,很快要成立個核試驗研究所,錢三強答應,先把原子能所的呂敏、陸祖蔭、忻賢傑三個技術骨幹派給他。以後需要調誰,他來辦。又說,你們這個核試驗研究所,將來可能要納入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的編製序列。也就是說,要做好搬家到羅布泊去的準備。
程開甲一一記住了。
那天,張愛萍說了一句雖然有點粗,但是挺在理的話,程開甲一直沒忘。張愛萍說:“我四川老家有句土話——寡婦生兒,全靠別人。程教授,你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程開甲琢磨一下,隨即兩人大笑。張愛萍最後對他說:“我張愛萍也不能一點忙不幫,我在總參西直門招待所,給你要了一間房子,就一間,你不要嫌少。先幹起來吧!”
程開甲感動地說:“已經很好了,張副總長,謝謝您。”
多年以後,程開甲評價張愛萍時,說了這樣幾句話:“張愛萍是一位一諾千金、能幹大事的領導人。原子彈試驗的隊伍如果沒有這樣一位大將掛帥,一切很難如此順利。”
總參西直門招待所的那間房子,成了程開甲最初的地盤。他和隨後調來的呂敏、陸祖蔭、忻賢傑四個人,成為最早的“元老”。
一間簡陋的房子裏,擺了四張桌子,一台計算機也沒有,隻有幾把計算尺,僅有的信息是以往蘇聯專家的一些片斷談話,還有美國的洛斯·阿拉莫斯公開發表的《衝擊波》一書。
呂敏、陸祖蔭、忻賢傑三人來報到那天,程開甲和他們談了一次話,他說,上級讓我擔任技術負責人。怎樣搞核試驗研究?在沒有經驗和外援的情況下,上級要求我們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完成從提出具體試驗計劃、測試項目,直到現場實施,以及大量研究工作,任務很艱難。我隻想說,搞原子彈是件開天辟地的大事業,如果我們不努力地去幹,去攻關,去完成任務,是會後悔一輩子的!
對這項事業,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重視,鄧小平批示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迅速從全國、全軍各研究機構和高校,抽調24名專家到程開甲這兒報到,這其中就有北京航空學院的著名教授董壽莘、哈軍工的著名教授孫瑞蕃。全國各部門都開綠燈,點名要誰就給誰,被抽調的人,打起背包就出發。全國一盤棋的思想,這時體現得尤為明顯。
65 讓原子彈在百米高塔上爆炸
僅僅一個月以後,程開甲就主持起草了《關於第一種試驗性產品試驗的工作綱要》,和《急需安排的研究題目》兩份綱領性的文件。
張愛萍主持召開國防科委辦公會議,組織有關專家和領導研究這兩個文件。確定用什麼方式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是程開甲他們製定這個方案的關鍵。
一般人想象中,爆炸無非是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飛機投擲,一種是放到地麵上引爆,隻要它響了,就算萬事大吉。
那一天,剛剛擔任國防科委副秘書長的張震寰參加了會議。張愛萍讓他先講講以前的預定方案。張震寰說,蘇聯專家在時,曾拿過一個用飛機空投的初步方案,他們當時有一個計劃,就是核試驗的主要數據拿回蘇聯測,在現場隻做很簡單的測量,比如威力測量,這很好做,省事。蘇聯撤專家後,二機部拿了一個初步建議,也提出用飛機空投我國第一顆原子彈進行試驗。中央專委會也傾向於這個方案。
但是,程開甲他們不同意這個方案,他說:“我們想走自己的路。”
走什麼樣的路?程開甲不建議空投。他的理由有三。一、第一次就用空投,飛機很難找準爆心,大量測試儀器和效應物就布置在爆心周圍,若投不準,勢必影響到測試的準確性;二、投彈飛機能否安全返航,是個未知數;三、空投方式的保密性也存在問題。
程開甲提出的這個思路,顯然打動了眾人。不用空投,那麼,隻能於地麵爆炸。但錢三強隨即提出:在地麵固定爆炸,最大的問題是,核爆炸發生後會掀起很多地麵的泥土,產生大量煙雲,這些煙塵隨風飄出去之後,就會沾染很大一片區域。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程開甲回答:“我們的意見是,采用塔爆方式。讓原子彈在高塔上爆炸,盡量減少對地麵的衝擊,自然也就減少了煙塵。”
塔要建多高?程開甲告訴眾人:“我們經過充分計算,鐵塔理想的高度應是102.4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