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改變信仰,“間諜王子”投靠蘇聯(1 / 3)

雙重間諜達斯科·波波夫功成身退,成了大英帝國的英雄;而另一位曾是英國情報機構的雙重間諜卻讓英國人恨之入骨——此人就是在世界間諜界享有“間諜王子”之稱的雙重間諜喬治·布萊克。

喬治·布萊克1944年成為英國軍情六處特工之後,不久就投靠了蘇聯,其雙重間諜身份直至1961年方才暴露。事隔半個世紀之後的2007年11月12日,俄羅斯對外情報局還為喬治·布萊克舉行了授勳表彰的儀式,以慶祝這名雙重間諜85歲的生日。

2007年11月12日晚,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總部燈火通明,一場特別的慶祝活動在這裏舉行。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前總理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向布萊克頒發了象征國家最高榮譽的友誼勳章,並宣讀俄羅斯最高領導層發來的賀電。在隆重的表彰大會上,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發言人謝爾蓋·伊萬諾夫說:“布萊克提供的信息總是迅速、準確,極其重要。布萊克所提供情報的重要性再怎麼高估也不過分。”

有意思的是,俄羅斯在那些日子裏接連表彰了好幾位蘇聯時代的著名間諜。

11月2日,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還高調表彰了當年成功竊取原子彈秘密的科瓦利。這位在2006年去世的間諜獲得了俄羅斯國家勳章,因為他的間諜行動幫助蘇聯加快了原子彈的研發。

對於俄羅斯如此大張旗鼓地表彰蘇聯時期間諜的做法,西方媒體認為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是因為在五個月前的2007年6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曾向1985年叛逃英國的前克格勃上校奧列格·戈爾季耶夫斯基舉行了授勳儀式,所以這可能是俄羅斯對英國的回應。第二個原因,就是英國與俄羅斯之間關係在那些年因接二連三的“間諜案”持續緊張。尤其是俄前特工亞曆山大·利特維年科中毒案發生後,英方要求引渡嫌疑人、前特工安德烈·盧戈沃伊,遭到俄方拒絕,於是英國就在2007年7月宣布驅逐4名俄外交官。

此外還有一個政治上的原因,那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本人是克格勃的老特工,一直為自己的經曆感到驕傲。他接連表彰間諜的做法顯然是想弘揚愛國主義,而這對於即將於當年12月2日開始的俄羅斯杜馬大選非常有利。

總之,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高調表彰布萊克,總是有道理的。因為布萊克的間諜生涯的確充滿著傳奇色彩。他當年曾令英國情報機構損失慘重,後又成功越獄逃亡蘇聯。盡管對外情報局依然沒有透露他的行蹤,但布萊克卻說自己一直過著“充實”“幸福”的生活。

有一篇文章竟然是這樣詩化地描寫著布萊克的晚年生活——莫斯科郊外的早上,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在一座別墅前的草坪中,兩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悠閑地交談著,不時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他們的妻子則在一旁烤著牛肉……倘若此情此景讓遠在英國的秘密情報局得知,定然羞愧難當,氣急敗壞。因為,這兩位老人都是秘密情報局的叛逃者,克格勃的間諜明星。其中一位是被譽為“20世紀最優秀間諜”的金·菲爾比,另一位與菲爾比一樣,也是蘇聯列寧勳章和紅旗勳章的獲得者,繼菲爾比之後創造世界諜報史又一個奇跡的喬治·布萊克。

喬治·布萊克原姓貝哈,1922年11月11日生於荷蘭鹿特丹。父親艾略特·威廉·貝哈是出生於埃及的猶太人,後來加入了英國國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艾略特參加了皇家海軍,並且因為作戰勇敢而被授予大英帝國的勳章。

布萊克的父親在46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後,13歲的布萊克來到埃及的叔叔家生活。他的叔叔就是後來成為埃及共產黨領導人的亨利·庫裏爾。在開羅,布萊克與他的叔叔朝夕相處了三年,年輕的布萊克受其叔叔影響,接受了早期共產主義教育。但是,布萊克性格內向,與周邊的人格格不入。雖然他的學習成績優異,並且很有學習語言的天賦,但是他總是表現得很怪異,善於偽裝,喜歡打扮成各種各樣的形象,不僅有英國海軍上將,還有修道士,甚至著名的阿拉伯間諜勞倫斯。

1939年,布萊克回到荷蘭上中學。德國人的入侵打破了他的少年夢,這時的布萊克顯得成熟多了。一位英國朋友勸說他回到英國,可是德國人的狂轟濫炸阻斷了布萊克回家的路。1940年,德國入侵荷蘭,蓋世太保逮捕了布萊克,把他關進了德國的集中營。雖然集中營由黨衛軍嚴加看守,但年輕的布萊克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後還是設法逃了出來,並順利地逃到了叔父的家。不久,布萊克參加當地的荷蘭地下抵抗運動,充當抵抗運動的信使,執行了幾次傳遞情報的危險任務。戰後,布萊克因此還獲得了荷蘭女王授予的四級拿騷十字勳章。就在這個組織被德國人滲透打擊的時候,為了躲避蓋世太保的追捕,布萊克再次接受朋友的邀請回到了英國。

布萊克回到英國後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成為一名普通水兵,他被安排到一艘掃雷艇工作。這時,他的上司無意中發現他會說英語、荷蘭語、法語和德語等好幾種語言,就把他介紹到一個軍官委員會去培訓。由於他的培訓成績出色,被晉升為英國皇家海軍後備隊的中尉,並在海軍情報部門工作了一段時間。

布萊克曾被派到樸次茅斯接受潛艇訓練,但是他對潛艇一點也不感興趣,在一次訓練時竟然暈過去了。他的上司最後又把他調到海軍情報局工作,這樣他終於如願以償,開始了他的情報生涯。

布萊克到海軍情報局不久,就調到了特別行動執行局的荷蘭處工作。這對布萊克來說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這個部門的前任因為在“北極行動”中的恥辱而被革職,這讓布萊克有了更多的表現機會。後來,他又來到盟軍遠征軍司令部做德文翻譯,翻譯德國人的文件,有時還幫忙審訊德國俘虜。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布萊克被調到蒙哥馬利的司令部工作。二戰結束後,他因為在戰爭中的卓越表現而被授予海軍上尉的軍銜,在漢堡的軍艦上出任情報官。在這個職務上,布萊克忘我地工作,整日地忙碌於報告與備忘錄中。大家對他的努力有目共睹,但是他看不起那些同事。在布萊克的眼裏,那些人的水平簡直太差了,是一些非專業的情報人員,無法與自己相提並論。不過,上司還是對布萊克非常賞識。

就是在漢堡,一個轉機擺在了布萊克的麵前。秘密情報局的肯尼恩·科恩在一次檢查的時候,發現布萊克正在看一本俄語語法書,當他得知布萊克正在自學俄語的時候,不禁對他欣賞有加,這麼一個具有上進心的人肯定會大有前途的。

潛伏在英國軍情六處的喬治·布萊克

此時秘密情報局的工作重心早就轉向了蘇聯,布萊克不僅勤奮,而且還對俄語感興趣,是非常難得的,科恩果斷地認定這是一個理想的情報人員。他告訴布萊克,現在外交部正在招募外交人員。布萊克早就在軍艦上待夠了,因此毅然申請了複員。1947年,由於特別情報處官員肯尼恩·科恩的推薦,外交部決定錄用布萊克,並派他進入劍橋大學唐寧學院學習俄語。他刻苦的精神給授課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8年布萊克在唐寧學院畢業之時已經精通俄語。外交部將他分配到外事局九處一科,暫時任代理領事。其實,外界人根本不知道,布萊克進入的“九處一科”是從屬於外交部的秘密情報部,而且秘密情報局還多次讓他去執行任務,外交部的晉升名單上自然是沒有他的名字。幾個月後,布萊克接到通知,要他到漢城任職。誰也預料不到,就是這一次遠東之行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布萊克到了漢城,擔任英國駐那裏的領事館的代理領事。這次工作與他在漢堡時截然不同。他精力充沛,認真嚴肅,與同事關係非常融洽,在飽覽朝鮮風光的同時,還廣泛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地席卷南部朝鮮。當朝鮮人民軍攻進漢城後,各國的外交使團紛紛外逃,可是英國公使館的人員還沒有來得及撤退就被捉住了,布萊克和英國領事館裏所有的人立即成了階下囚,並被送到平壤拘留營裏,後來又都被送往鴨綠江邊一個叫滿埔的地方。

在拘留營裏布萊克表現得非常好,他不僅照顧自己的難友,還極力地做其他事情,無疑是拘留營裏最勤勞的人。

據布萊克晚年回憶錄敘述,在朝鮮,他目睹了李承晚政權的昏庸無能,親曆了美國飛機對朝鮮村莊的野蠻轟炸,內心深受觸動。在朝鮮拘留營裏,蘇聯和朝鮮開始對布萊克等人進行“洗腦”,向他們灌輸共產主義思想。蘇聯國家安全部政治教育部還專門派來了意識形態專家格列戈裏·庫茲米奇親自出馬,試圖策反這些“戰俘”。庫茲米奇用流利的英語與布萊克私下交流,一開始他們之間唇槍舌劍,布萊克表現出一種對社會主義抵製情緒。

但是就在一年半之後,布萊克發現自己的抵抗是徒勞的,他最後向庫茲米奇坦白說,自己已經接受並且信仰共產主義了。布萊克還告訴庫茲米奇,他願意為克格勃效力。有意思的是,後來庫茲米奇叛逃到了美國,投靠中央情報局,而布萊克卻一直在為克格勃效力。

當時布萊克提出為蘇聯工作的三個條件:第一,他隻提供與反對共產主義國家有關的英國情報機構的情報;第二,他不接受酬金;第三,不必提前釋放他。總之,從那時起,布萊克就是克格勃的間諜了。

1951年11月的一天,布萊克在拘留營消失後又被帶回來,據說他在逃跑時被抓了回來。兩年後,布萊克接到通知說,他們將被釋放。於是在1953年3月,布萊克和英國公使、領事等人在蘇聯駐北京大使館的安排下,經北京、莫斯科、西柏林,回到了英國。當他到達倫敦時,他滿臉的胡須,長長的頭發,若不是仔細辨認還真是認不出來。在那裏他們受到英國外交部高級官員的熱烈歡迎。

這位被民眾當作英雄一樣接待的人,回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受秘密情報局的調查。秘密情報局讓他寫出一份有關自己經曆的詳細報告。沒有人懷疑他的朝鮮之行,因為沒有人知道他是秘密情報局的人,隻知道他是外交部的人。外交部長親自寫了一封慰問信,讓他好好休息。

朝鮮之行無疑給布萊克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因此一段長時間的休養是必不可少的。在他的身體恢複之後,他向外交部打報告要求盡快工作,於是秘密情報局把他分配到軍情六處駐倫敦克倫威爾大街分部工作。他的任務就是專門從事竊聽和檢查外部郵寄包裹。

秘密情報局的負責人認為,布萊克是難得的人才,他做這樣的工作有些大材小用,應該把他安排到最需要他的柏林去。這對布萊克來說真是天賜良機。所以他後來在柏林任職的四年時間,成了他為克格勃效力的最重要時期。在那四年時間裏,布萊克向克格勃報告了英國秘密情報局在柏林創建間諜網的情況,其中包括在共產主義國家中招募的近400名間諜人員名單,使英國秘密情報局苦心經營的情報網全部瓦解。許多即將要叛逃西方的蘇聯官員被克格勃秘密處決了。據稱,由於布萊克的叛變,最終導致42名英國間諜死於他手。這也是後來英國司法當局超出常規,判處布萊克42年徒刑的主要原因。

1955年4月,布萊克到了西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秘密情報局工作站,在那裏擔任技術行動部副主任。當時他的特殊使命就是研究駐德蘇聯軍隊的情況,並且負責在蘇聯軍官中物色叛徒。就在布萊克與蘇聯人聯係時,卻被他的上司發現了。不過他的上司認為,布萊克與蘇聯人聯係,並且向他們傳布一些假的情報,這是秘密情報局特許的,不用大驚小怪。秘密情報局還打算讓布萊克扮演雙重間諜的角色,讓他更好地為大英帝國服務。於是布萊克就利用這個機會,向蘇聯提供了更多的真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