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reference_book_ids":[7033704116136184869]}],"6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3,"start_container_index":6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7},"quote_content":"《聊齋誌異》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250495691815,6993270342399560741,6833642880767101966,6552677543730744327,717658682984235321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一節 費加羅詠歎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老子語
費加羅本是著名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成名之作《費加羅的婚禮》四幕喜歌劇中的男主人公,無疑為廣大熱愛文學藝術人士所熟悉;但費加羅前麵冠以風馬牛不相及的“天津”和後麵銜接“電子有限公司”全稱為“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無疑為廣大熱愛文學藝術人士所大惑不解了。
筆者帶著尋秘探幽的心理,走進了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的領地,也走進了曾被列入“百年懸案”的莫紮特的生命世界。
莫紮特在維也納的豪華別墅,宮廷般高大的穹形走廊和名揚遐邇的作曲家氣派的工作室,都出奇的靜。沒有任何聲響的靜使人感到墓地般的陰森,預示著年僅37歲的莫紮特猝然結束了他那令人痛惜和困惑的年輕而輝煌的生命。
莫紮特的死因,眾說紛紜,懸而未定。
突然,一個裝束儼然似超級國際偵探的人物,詭秘地潛入莫紮特當年的別墅,輕穩的腳步伴著撞擊心弦的不諧合音,機敏的目光在搜尋、在分辨。倏然間,超級國際偵探的犀利目光盯在莫紮特工作間熊熊燃燒的壁爐上,一個外型小巧而美觀的半導體報警器發出偵破性結論——莫紮特是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半導體傳感報警器,便是中日合資的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在中國大地上的第一胎產兒。
藝術地偵破200年前莫紮特猝死的懸案和千萬個莫紮特似的藝術巨星乃至無數的廣大平民百姓免遭莫紮特的厄運的藝術,構成了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半導體傳感報警器功蓋世界的珍貴價值和無以匹敵的魅力。
“先生,錄像放完了,還需要我介紹點兒什麼?”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畠敬先生通過翻譯頜首問道,那炯亮的目光流瀉著幾分難以掩飾的自信和得意。
“錄像片製作得很精彩!”我們也以頜首作為致謝,又道,“廠裏的大致情況我們看過材料了,還是增加點感性認識吧。”
不知翻譯向高畠敬咕嚕了幾句什麼,反正機智過人的高畠敬明白了我們要到廠房去實地看看的意圖,把身站起,又躬身相讓。
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是由天津無線電元件六廠、中環實業開發公司與日本德山曹達株式會社、費加羅技研株式會社、神鋼商事株式會社合資興建的專門從事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及報警器的生產和經營的合資企業。
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1990年2月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破土動工,一年後正式開業,全套生產工藝、設備、檢測裝置及製造技術均從日本引進,中方則提供廠房、無線電元件和勞務人員。中方占全部股份的60%,日方占全部股份的40%。整個公司現有員工80人,日方隻有總經理高畠敬和一個統管技術設備的工程師,而中方的人員是日方的39倍。
“這是我們生產的一種新型號的半導體氣敏傳感器。”高畠敬每到一道工序,都以極簡潔的語言提示性地介紹幾句。常言說,文如其人。言也如其人。高畠敬言簡意賅的話就像他的人一樣幹練。他像通常的日本人似的身材不高,但一身像工人一樣可體的工作服,使他略微發福的軀體並不顯得過於矮小和臃腫,梳理得規整而油光水亮的頭發和笑容可掬的神態透著學識的深沉,絲毫也找不到過去的反日影片在我們大腦深處刻下的猙獰、殘暴和驕橫的影子。今年步入花甲的高畠敬出生於中國的旅順,也難怪將他與當年侵華日軍疊映在一起。他7歲返回日本,畢業於日本九州大學,專業是應用化學,曾在日本的許多著名化學公司任職。6年前他進入費加羅公司,負責對美國、歐洲巿場的開發。他對企業實施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具有豐富的經驗。公司開業後的第一個月就生產1萬隻半導體氣敏傳感器,4月份又生產了2萬隻,預計到今年底將達到200萬隻。
“我對天津費加羅充滿信心!”當我們進入成品車間,高畠敬看著我們那流連在排排包裝待運的產品上的欽佩目光,話出口顯得很豪邁。
“高畠敬先生,能介紹點兒帶根據性的理由麼?”我們趁機想讓他拿出些“幹貨”。
“來,請到這邊看看。”高畠敬將我們帶到隔壁房間,隻見牆壁上張貼著他一手製定的管理製度:
幹部要做到的
1.禁止說:“怎麼辦呢?”
2.禁止說:“我不能!”
3.禁止自信過剩。
4.能夠體會工作的樂趣。
5.獲得自我管理能力。
與對幹部的要求相並肩的是對職員的規定。
職員必須基本掌握的事情
1.切實完成被指示的工作和向指示者報告(實施報告)。
2.工作上發生失敗和不順利,要立即向上級彙報(事故報告)。
3.傳達事情時,“何時、何地、誰、如何、做什麼、為什麼”(5WIH)等要點要齊全,簡單易懂(得要領的報告)。
4.報告和聯絡時,首先要正確、有順序地彙報實際發生的事情,然後將話題斷開談自己的推測和想法(事實與推斷的嚴分)。
5.與其他部門或同事間的情報聯絡要認真、迅速(及時聯絡)。
6.平時對周圍人的指示、疑問、商談及委托的事情,要迅速做出反應(反應迅速)。
7.文件、資料、報告書等的書寫要簡潔、準確(書寫能力)。
8.同事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或落後時,有主動給予幫助的習慣(協力完成)。
9.不私自挪用公司的財產、消費品和公費,工作時間不幹私事,不為他人謀私提供方便(公私分明)。
10.不背後講人壞話或中傷他人。
我們望著這確屬帶“洋”味兒的“管理條例”,回頭顧盼著正伏案工作的年輕的中國員工,頗帶些憂慮地問道:“高畠敬先生,這些管理製度年輕的中國員工能做到麼?”
高畠敬開口便答:“開始不習慣,現在好多了。”
“對不起,再耽誤您點兒時間,請問,中國的青年員工與日本的青年員工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大概我們的問題提得過於尖銳,高畠敬思索有頃,方持重地答:“能力上沒有區別。甚至忍耐力還要比日本青年員工強一些。不過,互助協作精神卻不如日本。不過,請到這邊看看。”他說著來到一個牆壁上掛著的提案箱旁,隻見提案箱上寫著五個大字:員工與資方。下麵圖解式畫著兩隻緊緊相握的手。
“這項活動開展不到兩個月,員工們的提案已經有50件。有加強管理方麵的,有對生產流程的,也有如何加強協作的……”高畠敬的神態顯得很興奮,顯然是對第二個“不過”的充實和說明。古人雲:“誌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天津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不僅引進日本的先進技術設備,還引進了資本主義的先進經營管理之道;中國的青年員工不僅雙手生產出工藝精良的半導體氣敏傳感器,而且也在現代化生產中實現作為民族特質的鍛打與塑造!
不是麼?
第二節 奧楚蔑洛夫新傳
奧楚蔑洛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契訶夫的短篇小說《變色龍》中的主要角色——
▲一封外方老板的公開信
中美合資企業新路食品有限公司美方副總經理鄭萬福先生致信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並鄭重要求將他信中反映的內容予以公開。現全文抄錄如下:
先生們:
我寫這封信是為表達我對龐振昆先生的感激之情。龐先生是去年11月從公用實業公司調到新路食品有限公司的。雖然我們一起工作的時間不長,但我認為,龐先生在過去的7個月裏為我公司所做的工作是應該得到讚揚的。自從龐先生到我公司後,他為我公司做了如下工作:
1.他致力於公司的工作,起到了模範作用,促進了公司工作環境的改善。
2.通過他的努力,我們得到了中國銀行官員的信任。因此,中國銀行為我公司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擔保。
3.他還為新路安排了機會與開發區海關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使我們公司與海關的交往更容易、方便。
4.他三為公司的出口海運問題與天津地區的海運公司進行了很好的協商,由於他的努力,我公司與當地海運公司開始了良好的合作。
5.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應當表揚的一點是,他改善了我們與開發區政府等各部門的關係,為新路公司在開發區贏得了好的聲譽。
因此,我深信,龐先生已成為我公司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我希望這封表揚信能幫助您們對他的工作表現進行評價。
您忠實的 鄭萬福 4.28
調查附記:根據管委會領導的要求,就鄭萬福先生專函表揚龐振昆一事進行了調查。情況是這樣的:新路食品有限公司是由天津開發區公用實業公司與美國新路貿易有限公司等單位合資興建的中外合資企業,主要生產保健食品、各種調味品等。產品銷往美國等地。該公司建立初期,由於對企業外部環境如:金融、海關、海運、服務等情況不熟悉,對中國國內的原料市場不甚了解,再加之企業自身的管理沒有走上正常的運行軌道,致使公司生產經營狀況不佳。龐振同誌調入該公司後,積極幫助外方經理,加強企業管理,聯絡開發區管委會的經營管理部門,協助新路疏通外部環境,對新路公司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起到了重要作用。
筆者贅言:一位外方老板真情剴意,揮揮灑灑近千言,專函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表揚開發區派出的一個工作者,不單單是出於對個人的感激之情,而是飽蘸著對整個開發區的禮讚!
▲一句話新聞
鄭萬福被通告償還債務如逾期不還將訴諸法律。
調查附記:開發區新路食品有限公司原代理董事兼副總經理(美籍)鄭萬福已被公司通告,限其一周內回公司清償債務,否則將對簿公堂。據悉,鄭萬福利用職權,在公司借款人民幣20789.91元、外彙人民幣3210元、美金3600元,至今未予清還。鄭萬福還以購物為由向國外彙款39100美元,如今,這些錢打了“水漂”,至今既未見貨,又未見資金返還。鄭萬福在公司任職的短短一年期間,利用職權報銷個人費用人民幣達21885.91元、外彙人民幣7889.69元、美金21151.95元。這些錢中的相當部分是用於購買衣物、磁帶、香煙、女鞋,打高爾夫球等。鄭萬福還曾以無效單據虛報冒領2000美元。他在離開“新路”時,還裹攜走大量進口免稅禮品。根據公司董事會決議及公司有關規定,鄭萬福上述款項均為債務,應無條件地予以清償。
▲鄭萬福先生看到新路食品有限公司的通知,揮筆撰文,投訴報端,以正視聽。現原文抄錄如下——
事必歸正
中國有一個故事。從前,一位商人旅行到他鄉,住進了一家客店。有一天晚上,商人吃完晚飯坐在客店院內休息。店主家的小孩拿著一顆非常漂亮的值錢的玉珠正在院內玩耍,正巧從後院來了一隻鵝把玉珠吞了下去。小孩玩得正帶勁,並沒有發現玉珠不見了。店主知道玉珠丟了非常驚慌並報了官。官府的人趕到客店多處查找也沒找到。當時在院內隻有商人和小孩,商人便被列入唯一的懷疑對象,最後被帶入牢房。官府逼迫商人把玉珠交出來,商人說:“明天一定給你們找出來,但你們必須把那隻鵝也要放在我的牢房內。”轉天,鵝拉屎時把玉珠拉了出來。官府和店主知道後,十分內疚地說:“為什麼當時你沒有把真實情況告訴我們?”商人講:“如果那天我把真情說了出來,你們肯定把鵝殺了。現在我雖然受了點委屈,可是一隻鵝沒有被殺死,真相也大白了,我覺得這種結果不是很好嗎?”
(美國新技術貿易公司駐天津辦事處 鄭萬福)▲鄭萬福先生的文章發表後,一位讀者撰文作了補遺——
也講一個故事
因被追償債務,美籍商人鄭萬福在20期《開放報》上發表了《事必歸正》一文,頗有心計地講了一個古老而動聽的中國故事。中國曆來有個規矩,凡講述古代故事,是要“引經據典”,言之有據的。筆者學識淺陋,遍查典籍,竟不知鄭先生的故事出自何處?約摸八成是幫閑文人“引進”或杜撰的。
筆者查閱新路公司的“典籍”時發現,鄭先生所欠債務,筆筆有據;他在欠款單上的簽名,曆曆在目。翻閱《聊齋誌異》時看到這樣一則寓言,原文如下:
“邑西白家莊居民某,盜鄰鴨烹之。至夜,覺膚癢,天明視之,茸生鴨毛,觸之則痛。大懼,無術可醫。夜夢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罰,須得夫者罵,毛乃可落。’而鄰翁雅量,生平失物,未嚐征於聲色。某詭告翁曰:‘鴨乃某甲所盜。彼深畏罵焉,罵之可警將來。’翁笑曰:‘誰有閑氣罵惡人。’卒不罵。某君窘,因實告鄰翁。翁乃罵,其病良也。”
大意是:一位先生偷人鴨子吃,露出馬腳,便想轉移人們的視線,但無濟於事,最後不得不承認錯誤。
筆者贅言:讀者看到這裏,或許對這場官司的結局並不十分關注,或許也不會因開發區發生這種事件大驚小怪。但是我們相信諸位看官會從中依稀發現,開發區收獲的不僅僅是經濟技術,而是在延伸到更寬闊的領域。
第三節 洋老板的說三道四
A、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笑?
——天富軟管有限公司總經理小崛龍夫訪談錄
問者:小崛龍夫先生,您不是位中國通?
小崛:中國通談不上。可是您怎麼會得出這個判斷呢?
問者:因為日本人與客人見麵時的禮節是鞠躬,而您卻是握手。
小崛:噢,那是因為我在中國先後工作了十幾年,反而對日本的鞠躬方式不習慣了。
問者:這麼說您來天津開發區之前,還在中國其他省市呆過。
小崛:是的。那是1979年,我隨日本著名的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到上海寶山區工作,一幹就是6年,而且學會了一口上海味的普通話,不信我說幾句給您聽聽。
問者:恕我照搬時下中國人發明的一個字眼兒,您怎麼從上海“跳槽”到天津來的呢?
小崛:到了退休年齡了,我就辭職回日本了。
問者:您既然退休了,不在日本頤養天年,怎麼又第二次出山,任天津開發區天富軟管公司的日方總經理呢?
小崛:這就是日本和中國觀念上的差異。據說中國離退休的人員,講究在家享清福,叫做安度晚年。可是在日本,退休人員很少不再工作的。在家遊手好閑,不會被人尊重。不知您去過日本沒有,日本的出租車開車的,為數不少是退休人員,可是中國開出租車的都是年輕人。這就是最好的說明。我從上海退休回日本後,不久聽說東京FLEX工業株式會社與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合資興建天津天富軟管工業有限公司,立刻跑去應試,立刻被定為最佳人選。我精通業務,又有經驗,對中國了解,當然就選中了。
問者:天富軟管工業有限公司是1988年在開發區建立的,作為企業總經理,開始您從哪方麵抓起呢?
小崛:首先要抓人的素質。為了使中國的員工適應日本的生產經營方式,必須進行全麵而嚴格的培訓。派負責管理的人員到日本去學習日本的管理之道,派工人去日本學習操作技能和勞動紀律。
問者:這麼說,在一定意義上講,還為我們中國培養了人才。
小崛:我想是的。
問者:這些人回來達到您設想的目的麼?
小崛:從總體上說還是令我滿意的。
問者:如果具體講呢?
小崛:最使我惱火的是一些員工邊工作邊聊天,鬆鬆散散。
問者:作為合資企業的總經理,對員工有解聘權,您有沒有來個殺一儆百,“開”他幾個呢?
小崛:沒有。我知道中國一些國情,不斷利用“晨會”進行教育。說幾次,再加上我口氣嚴厲,不久就好多了。
問者:聽說您很好“收買”政策,是麼?
小崛:應該講我注重“感情投資”。凡是節假日公司會餐,我都要和員工一起吃,說說笑笑,感情很融洽,無形中勞資雙方距離就拉近了。
問者:聽說有個工人父母住院,生活上有些困難,您高抬貴手給了這個工人一些補助。這種情況在日本的企業聽說過麼?
小崛:沒有。
問者:是不是日本人的收入都很高,不會出現需要補助的?
小崛:有這個因素,但不全是。
問者:恕我冒昧提個題外話,在家庭觀念上,明確地講在夫妻關係上,您是不是也“引進”了中國夫妻間平等的一些成份呢?
小崛:您聽到了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