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和供房一樣,都是要“供”的,少則三五月,中則三五年,真正的愛情則要三五十年才能夠和供房一樣“修成正果”。買了很多套房子的“炒房族”,很容易因為行情的暴跌而“斷供”,如同經曆了很多次愛情的人,總是挑三揀四,隨便斷供,到最後,恐慌的就是這樣爆炒“愛情”的“炒愛族”。真正的愛情,是一輩子就供一段愛情,每個月都辛辛苦苦堅持不懈地“供”下去,一直到它這一輩子都真正地屬於你,這樣的愛情,才是幸福。
第一節 輕易“斷供”的愛情
解讀: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推崇完美主義愛情,對對方稍有不滿,就輕易“斷供”,卻不知,愛情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輕易斷供,說不定愛到盡頭,連一份真愛都無法獲得,最後後悔的隻能是你自己。
多次敗走麥城,原來愛情也要耐心“供”
口述/霍安晴(女,30歲)
相愛的理由有很多,最初喜歡一個流浪歌手,僅僅是因為好奇他的長發;還喜歡過一個客戶,不過是鍾情於他的聲音;曾經愛過一個大我17歲的男人,就是覺得他的山羊胡子很有趣才愛上他。分手的理由也一樣不勝枚舉,流浪歌手貓頭鷹般的生活規律我難以苟同;聲音好聽的客戶總利用和我的關係再三壓低價格;離開老男人隻是因為他不肯陪我去做過山車。我的愛情,就這樣多次敗走麥城,曾經以為最大的麥穗還在前麵,我還有年輕作資本,可沒想到一眨眼,就走到了30歲的門檻上,而眼前的男人們對我卻再也不似當年殷勤,這才明白,女人最美好燦爛的歲月,已經被我消耗在麥城裏,如今的我,已經不再是男人們眼裏的如花美眷。
於是不再隨時說分手,卻在內心裏生出無限的感慨,其實,男人們都是差不多的,你放棄的那些並不見得比眼前的這個差到哪裏去,而隨著交往的深入,眼前的這個也會有以前那些男人們所擁有的讓你討厭的種種毛病。可是,30歲的我還能夠像20歲時那樣隨意的“斷供”麼?我不敢也不想了,因為如果一切能夠重來,我還是願意選擇和第一個男人廝守一生,因為最初的那份感情最珍貴,那時我投入最多的感情,也是我眼裏最美好最幸福的愛情。隻是人生不可能重來,隻怪我20歲的時候太年輕,不懂得愛情也要耐心“供”,其實最幸福的,還是一生一世一個人,如同供房,最開心的永遠是第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第二節 徘徊在“供”與“不供”之間
解讀:愛情裏少不了風風雨雨、溝溝坎坎,父母的阻撓、異性的誘惑、情感的倦怠、諸如此類的磨難不勝枚舉,那麼,在這些問題麵前,到底是“供”還是“不供”,很多戀人免不了猶豫不決。
不是有緣無份,而是沒有堅持供下去
口述/米暮春(女,27歲)
和車家康戀愛兩年之後,一切都習以為常了,他不再叫我寶貝,我不再覺得他浪漫瀟灑。就在此時,單位來了位新主管梁永輝,不僅業務能力很強,還會寫一手好詩,一同去參加廣交會的時候,他幾乎每天都寫一兩首情詩送給我,在商業味道濃重的廣交會期間,我被他的十餘首詩歌泡酥了骨頭,終於決定離開早已不再寶貝我的家康,追隨梁永輝的腳步投身一場鮮活的愛情。分手的時候,家康哭著挽留我,我忍不住也留下了眼淚,隻好對他說,我們有緣無份。
我不能說永輝不好,但是我終究還是沒有詩意地和他走上紅地毯,直到今天,我都不願意正視自己在誘惑麵前的脆弱,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還是喜新厭舊,離開了永輝。現在,我終於失戀,這一次,是我愛的人喜新厭舊了,被傷透了的我終於明白,其實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避免不了喜新厭舊,一切的新最終都會變成舊,沒有誰和誰有緣無份,隻不過是主動離開的那一方沒有將愛情堅持“供”下去而已。我現在終於明白了,愛情和供房子一樣,也需要每個月還貸的,倘若覺得按部就班過於無趣,可以選擇一次交足半年的錢,然後出門遠行,但是一定要有底線,那就是不劈腿,這樣,即便是你遠行回來,依舊可以接著供下去,不必哀歎自己錯過了曾經對自己最好的那個人。愛情講究的不是誰比誰更優秀,誰比誰更詩意,而是誰能更長久地與你在一起。所以,很多時候,隻要我們堅持供下去,愛情就不會離我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