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北非、東南亞和大西洋上的挫折(1 / 3)

軍事上的災難再度摧毀了1942年英國在沙漠地區的整個戰役。在這悲慘的1月份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情,值得我老老實實地敘述一番。

1月9日,奧金萊克將軍打電報到華盛頓給我,在敘述他的部署之後,報告情況如下。

關於敵軍可能的行動預測如下。

堅守阿蓋拉—馬臘達戰線。意大利第十軍團連同布雷西亞、帕維亞兩個師,守衛阿蓋拉地區,由德軍第九十輕快師人員增強之。意大利機動軍,連同特蘭托、的裏雅斯特兩個師和德軍第九十輕快師人員,駐在馬臘達,阻擋我軍從南麵包圍阿蓋拉。德軍第十五和第二十一裝甲師,可能還有阿裏埃特裝甲師為後備,準備反攻。

當時我在白宮的地圖室內辦公,不難看出這些語不驚人的電報意味著什麼。我在1月11日致奧金萊克將軍的電報中說:

“我恐怕此電收到時,敵軍七個半師大部分已乘機逃逸,現在還正在沿交通線退卻。我也注意到,九艘萬噸商船據報告已安抵的黎波裏。大家明白,你以為你直走阿卜德這一路線,定能切斷隆美爾的意大利步兵部隊,但現在看來,他們漏網了。這種種情況將使“雜技家”計劃(長驅直入的黎波裏)受到怎樣的影響呢?我敢斷定,你和你的部隊已經竭盡人力,但我們必須正視事實,它們會大大影響“體育家”和“超體育家”計劃。”

這裏必須再度注意到海上戰爭對於第八集團軍的重大影響。K艦隊(馬耳他艦隊)的覆沒,隨之在12月19日“海王星”號巡洋艦於的黎波裏附近水雷區內的喪失,使敵護航艦隊能夠滿載重要的供應物資通過海麵,在危急關頭去補充隆美爾的軍隊。

請記住,“體育家”是我們在法屬北非援助魏剛將軍的計劃,如果他樂於接受的話。為此,我們命令一個裝甲師和三個野戰師整裝待命,一接到通知就從英國啟程。我們還讓一個相當人數的空軍分遣隊整裝待命。魏剛和維希都沒有好好答複我們的提議,但我們一直希望隆美爾被打敗,以便我們能進駐的黎波裏,長驅直入突尼斯,這就會鼓勵他們或兩者之一改弦更張。“超體育家”是英美幹涉法屬北非的更遠大的計劃,我早已覺得羅斯福總統對此極為讚同,我雖在12月16日的文件裏提出,把它當作1942年戰役中英美在西方主要的兩棲作戰。因此,敵人在阿傑達比亞的堅決抵抗和他們有條不紊地撤到阿蓋拉,對於我和我一切的想法來說,要比在沙漠地區僅僅阻礙我們向西進展,有著更為重大的意義。事實上,我和總統討論的全部計劃中,這是一個不利之處。然而從奧金萊克將軍以後拍來的電報看來,好像諸事順利,決定性的行動已迫在眉睫了。

從1月12日到1月21日,隆美爾的部隊在阿蓋拉陣地上不見動靜,而從地中海到南邊名叫“利比亞沙海”的地方保持著長約50英裏的缺口。這條戰線上的鹽田、沙丘和小峭壁都有利於防守,敵人小心翼翼,用了地雷和鐵絲網來加強它們。奧金萊克將軍覺得在2月中旬以前,還不能襲擊這個陣地。

在此期間,他派了警衛旅的兩個主力營和第一裝甲師的支援部隊同隆美爾的軍隊相周旋。在此背後,差不多90英裏之外的安特拉特駐紮著梅塞維將軍指揮的英國第一裝甲師的剩餘部隊。這些部隊,連同駐在班加西及其以東地區的第四英印師組成了第十三軍,由戈德溫-奧斯汀將軍指揮。這一軍分散得很廣,由於後勤上的困難,造成了前線薄弱、援軍遙遠的局麵。至於用地雷或別的障礙物來保衛英軍前線,並沒有作出相應安排。按照計劃,如果隆美爾展開反攻,我們的前鋒部隊準備撤退。然而奧金萊克將軍不信隆美爾有進攻的能力,他以為自己頗有富裕時間來加強兵力和做好供應。

不幸的是,奧金萊克將軍低估了敵人重整旗鼓的力量。馬耳他島上的英國空軍,在空軍少將勞埃德果敢堅決的領導下,曾向意大利港口和船艦展開秋季攻勢,促成了陸戰的勝利。但1941年12月裏,它遭到西西裏島上德國空軍中隊集中力量的襲擊,被搞垮了。我們最近在海上的失利,大大削弱了海軍上將坎寧安率領的艦隊,以致在一個時期內,這個艦隊不能有效地阻撓通到的黎波裏的航線。現在供應品已可自由地送到隆美爾手裏。1月21日,隆美爾派三個縱隊,每隊約1000名有坦克支援的摩托化步兵,發動了威力偵察。這些縱隊迅速地突破了我方部隊接合部的缺口,這些部隊沒有坦克的掩護。戈德溫-奧斯汀將軍命令撤退,先退到阿傑達比亞,然後攔住敵軍從安特拉特到姆蘇斯的去路。

這裏我覺得十分清楚,奧金萊克將軍一直不了解沙漠地區已經發生了什麼。他沒有一個電報說明第二裝甲師,其實是第十三軍的遭遇如何。我希望,他現在既然在裏奇將軍的司令部,就能夠查明真相。當時,我也一無所知……他對於這次發生的災難,隻是埋怨我軍坦克質量的低劣,卻沒有作出任何解釋,而更不好的消息又傳來了。

事實再度證明,隆美爾是沙漠戰術的能手,比我們的指揮官高明,他重占了昔蘭尼加的大部分。這次一退幾乎300英裏,打破了我們的希望,使我們放棄了班加西。喪失了奧金萊克將軍為盼望已久的2月中旬的進攻而收集的一切儲備。隆美爾一定感到驚奇:怎麼開始進犯時用的小小三個縱隊,在他所能糾集的軍隊支援下發動進攻,竟能獲得壓倒的勝利。裏奇將軍重新整編了殘缺不全的第十三軍和其他從加柴拉和托卜魯克一帶調來的部隊。在這裏追擊部隊和被追擊的部隊都喘不過氣來,互相對峙,一直到5月底,那時隆美爾才能夠重新發動攻擊。

形勢的反複無常和軍事上的嚴重災難,根本原因是這樣的:敵軍實際上能在地中海自由航行,借以增援和補給他們的裝甲部隊,他們還能從蘇聯戰線上調回大部分空軍。但現場上的戰術變化卻從來不曾有過什麼說明。決定性的一天是1月25日,那天敵軍突破戰線,直達姆蘇斯。從此之後,情況的混亂和計劃的一變再變,使隆美爾得到了主動的機會。警衛旅不明白為什麼不許他們作一次抵抗,而撤退的命令卻下了又下,非服從不可,第四英印師也沒有得到發揮作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