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眼紅熟食鹵味賺錢,但當下肉類的來源很緊俏,旁人就算是想做這些,沒有充足的肉食來源,根本整不了熟食鹵味的生意。

因此葉長歌沒有急著擴大生產,她就是讓母親和大伯母打發時間的,不想讓她們眼下太忙太累。

有葉母在,陸老太太自然而然就成了女兒和吳淑雲事業的大後方。

陸家院裏特意砌了兩口大鍋。

一鍋鹵豬肉,一鍋做鴨貨。

但是張春梅覺得不是長久之計,想讓妯娌倆去葉守仁的院子裏弄。

可陸太太說不好,那守仁的院子都收拾妥了當婚房,幹幹淨淨的怎麼能做吃食謔謔呢!

張春梅覺得也是這個理,然後便自己開始在山前鎮到處晃悠,打聽誰家房子要賣。

是的,張春梅不打算租了。

她覺得照這樣發展,自家的孩子們未來估計沒有人留在村子上了。

那肯定是做生意在哪裏方便,就住在哪裏。

然後就在葉家人賺錢的賺錢,學習的學習時,張春梅又在鎮子上選定三處院子!

這三處有大有小,也沒有連在一起,但是張春梅覺得很不錯。

因為一處偏遠在鎮子邊,可以用來給大兒子二兒子做家具。

一處不大,深入巷子,同樣偏一些,但要是給兒媳們做鹵味,卻是剛剛好的。

這一大一小價格都很便宜。

至於另一處,則是在山前鎮最中心的位置,出門去鎮子哪裏都方便。

這個方便,張春梅可考慮的很周到。

包括嬌嬌常去的小院,還有黑市以及到另外兩個院子的距離等等!

位置最好的,張春梅是計劃當一家人晚上住的地。

雖然說守仁那孩子張羅著結婚之後,讓葉家人一起他院子裏,但是張春梅是個通透的老太太。

孫雅坤是個鬧騰的孩子,和長輩們在一起,反倒約著。

還不如兩個孩子自己在院子裏,怎麼舒坦怎麼來。

雖然名義上是小兒媳婦,但說到底孫雅坤也是和孫女長歌差不多大的年紀。

這隔了太多歲數的婆媳哦,還是遠著點都順眼。

張春梅看三個院子的時候悄悄的誰也沒告訴,但是落定交錢要寫手續的時候,將大孫女葉長歌拉了過來問意見。

葉長歌聽完價格之後,讚歎奶奶講價是高手,然後她這個奶奶心頭的寶貝大孫女還鼓勵著說,

“奶!房子這東西以後能值錢!錢會越來越毛的,存房子比存錢還劃算!不過鎮子上的發展不大,要是市裏的房子就更值錢了!”

葉長歌這一番話,然後就深深的烙印在張春梅的腦袋裏。

她覺得孫女的話都對!

所以,張春梅後來就隨著葉家的發展,隻要葉家有產業的地方,她就不停的買買買,買房子!

反正自家人要住,自家的工人也要住。

然後她一個老太太,別的什麼都不管,專門琢磨拿錢買房。

但張春梅是很低調的。

她在鎮子上有房子的事,對村裏任何人都沒有講。

而因為熟食鹵味賣太快太惹眼的緣故,葉長歌讓福爺介紹了兩個鎮子上的嬸子出麵賣貨。

葉母和吳淑雲轉作幕後生產。

有葉長歌控製供肉的數量,相對來講,鹵味的生意穩定,但是進賬成了固定的數值。

“長歌,咱的肉再多弄一倍,也能賣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