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媽回來了,原來她知道蘇柳兒今天會回來,一大早就去市場買了菜。

這會小縣城已經有了自己的農貿市場,普通的蔬菜根本不需要票據就能買到了。

小縣城的變化很大,舅媽讓蘇柳兒有時間可以出去轉轉。

快到吃飯的時候,傅尋簡也回來了。

他今天要上班,現在才下班。

蘇柳兒讓孩子們叫他舅公,他聽了也很高興,蹲下來和幾個孩子輕聲說話。

一頓飯下來,幾年來的隔閡似乎已經解開了。

不管如何,傅家對蘇柳兒有養育之恩,她不能和傅家斷絕關係。

晚上傅尋簡提到,讓他們一家五口住在家裏。

哪有帶著孩子回娘家住在招待所的道理。

蘇柳兒想到上次舅舅和舅媽來,她給人家安排到招待所的場景,下意識就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孩子們很吵,怕打擾到他們。

接下來的一天,蘇柳兒給傅盛買了一張輪椅,推著他出去逛逛。

表弟也跟著去。

蘇柳兒其實很少了解到表弟傅鱗兒的信息,簡單聊了幾句,才知道他高中畢業後,就進了棉花廠。

現在是棉花廠的二級工人。

蘇柳兒還問了他感情的事情,他相過幾次親,但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蘇柳兒勸慰他找對象這件事不著急,他隻是笑笑沒有說話。

街道上有一些商鋪,蘇柳兒雖然想到其實開店也挺不錯的。

等到90年代,像傅鱗兒這種工人,都有可能麵臨失業的。

“鱗兒,你有沒有考慮過要開店?”

傅鱗兒一怔,“我能開什麼店?”

“便利店呀!”

“現在做什麼都好做,機會多,要是錯過了,以後就難搞了。”

蘇柳兒的話讓傅鱗兒有了開店的想法。

他們家就有一個鋪位,一直空著,倒不如試著開開便利店。

蘇柳兒告訴傅鱗兒,便利店一般大概會有什麼東西可以出售,他自己暗暗記了下來。

蘇柳兒他們在老家隻待了五天,最後一天還去大同村。

她要帶著孩子們回來看母親。

大同村的人看到蘇柳兒的時候,一眼就認出來了。

誰能想到蘇柳兒生了三個孩子,和以前沒什麼變化?

蘇柳兒去看望母親,還去七嬸家坐坐。

七嬸家已經蓋了紅裝瓦房,是附近生活最好的人家。

她現在還是婦女主任的職位,和以前沒有很大的變化。

不過還有幾年就要退休了。

她看到蘇柳兒現在過得這麼好,真心替她高興。

特別是三個娃娃都長得很俊,和村裏的娃娃站在一塊,就能看到差距。

蘇柳兒他們從大同村回來後,又去了一趟傅家。

這次算是正式道別了,以後再見不知道會是何年。

蘇柳兒永遠不知道,這一次見麵,是她見外公的最後一麵。

在蘇柳兒回到京市的第二個月,傅家傳來了訃告。

傅盛去世了。

蘇柳兒因為學業的關係,沒能請到那麼多天假,所以沒有回去。

但是傅龍兒回去了。

據說外公走的時候,很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