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親啟:

一別數月,女兒已成功到達了蒙古,世子對女兒,重之敬之,無有不好。

蒙古的天氣確實多有變化,女兒剛來時也是有些不適應。

不過好在臨行之時,額娘特意帶了京城的泥土讓我帶走。”

康熙讀到此處,眼中閃過脈脈溫情,好像腦海中浮現了自己女兒的模樣。

“身邊的醫女用泥土幫我熬了一碗湯,果然就沒有水土不服的跡象了。

隻是不知為何,母親帶來的那些茶葉和藥丸好像是壞了一樣。

不過也好,這世間一切早已命中注定,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女兒從來不強求外物,就像額娘的去世一樣。

女兒雖然一直未收到大清傳過來的消息。

可畢竟母親是妃位娘娘,我們這邊總會聽到風聲的。

皇阿瑪不想讓我擔心,我心裏知道。

雖然心中難過,可也知生死,自有定時。

女兒臨行之前,額娘曾經多次暗示。隻是那時女兒愚笨終究是參不透。

可是額娘曾經跟我說過,花開花落緣起緣滅,最重要的是不負此生。

沒有人會陪伴另一個人一輩子,我們從虛無中來也會回歸於虛無。

無論是名利富貴還是皇權偉業,終究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所以女兒雖然上心,可卻也知女兒如今最重要的,是實行自己公主的責任穩定蒙古。

而不是悲傷難以自持,在最重要的時間讓那些蒙古親王們,看低女兒看低大清。”

毓婷這一紙信件,讓康熙深深歎了口氣。

他之所以不讓毓婷知道,何嚐不是知道她們母女二人的關係是那樣親近。

作為公主,她前往蒙古除了本身的婚嫁,更有很多政治的意義

毓婷沒有讓他失望,他變得比他想象的更優秀。

作為阿瑪作為皇上,康熙心中忍不住回想起雲落臨終的模樣。

自始至終,這母女兩個識大體懂規矩,更是滿心滿眼的看重大清江山。

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康熙對這個女兒徹底的偏心了。

信件仍在繼續,可是康熙卻忍不住憐惜起這個失去母親的女兒。

“女兒這邊一切都好,皇阿瑪也不要太過悲傷。大清的江山永固,百姓的國泰民安,皆在皇阿瑪一人身上。

身上還請皇阿瑪保重身體,女兒遠在千裏之外,不能在身邊侍奉已是不孝。

萬萬不能讓皇阿瑪為女兒擔心。

悲傷之事就此過去,未來之日光明璀璨。

女兒謹記公主之職,來到蒙古的第一時間便已經聯係了之前的許多和親公主。

發現蒙古與大清之間的關係十分的緊張。

女兒之前的兩位姐姐,過得並不是太好。是非曲折,倒也不必讓皇阿瑪擔心。

隻是女兒怕辜負皇恩,也怕讓兩族關係出現裂痕。

所以請皇阿瑪饒恕女兒的小人之心。

為了大清與蒙古之間的和平,女兒想了一個辦法。

這次隨女兒信件送到的,還有女兒親自整理好的羊毛製品。

其中包括毛線毛衣,毛毯。還有很多蒙古特有的小玩意兒。

蒙古部落皆以遊獵為主,雖然這些年在大清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可終究是我愛新覺羅家的心腹大患。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蒙古兵強馬壯,這些年休養生息,又有不少部落心思詭異,像之前皇阿瑪三番五次提過的準格爾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