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澈對韋小寶的幾個老婆描寫並不多,打算讓他一直走孤家寡人路線。實在是原書中太過惡趣味,不少女子都是被他逼迫強娶,並不情願,她可幹不出那樣的事。

在話本裏,韋小寶已經初次遇到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充分見識到他如何囂張跋扈,還和他產生了矛盾。

這是最後一頁了,康熙放下話本,“吳應熊,朕聽聞他不學無術,狂妄自大,在京城待著還看不清形勢,活該被朕宰了。”

他回頭,見如澈欲言又止的模樣,輕笑了一聲,“朕大概知道,你要寫什麼樣的故事了。這韋小寶的確是個奇才,雖然撒謊成性,油滑無賴,倒也有幾分機敏和運道,若是他屢立奇功,那皇帝封他做一等公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皇上神機妙算,連接下來的故事都能猜到了,臣妾都沒有往下寫的動力了。”

“別想偷懶,朕可等著看呢,這麼有意思的話本,若有機會,朕還想幫你刊印出來,叫天下人都看看。”

“皇上,您可饒了臣妾吧。”

如澈連忙搖頭,“臣妾怕被人罵死。”

前朝有索額圖、後宮有太後和建寧公主,全被她給得罪了,要是被人知道,哪還有她的立足之地?

“原來你還知道怕啊?”

康熙哈哈大笑,點了點她的額頭,又歎了口氣,“你說,如果是韋小寶,他將如何解決三藩之亂?”

“他哪有那個本事,隻是挾持了吳應熊,又悄悄返回京城,給皇帝通風報信罷了,最終的勝利,還是要靠清軍打下來的。”

“也是,是朕過於心切了,憑他一人之力,怎能力挽狂瀾?吳應熊自從與和碩恪純長公主成婚後,便一直留居京城,去年吳三桂起兵叛亂,朕已經處吳應熊和其子絞刑,想要擾亂叛軍心誌。可惜吳三桂此人心如虎狼,連親兒子都不放在眼裏,實在可惡。”

如澈可不敢在康熙麵前侃侃而談,在封建社會,太聰明的女子容易紮了上位者的心。

尤其是康熙,連自己的親兒子都能連續廢了兩次,更何況是她?

不過如今的康熙還年輕,正是壯誌淩雲,胸懷寬廣的時候,如果提出幾個無傷大雅的主意,讓他在政事上找到新靈感,從而獲得他的信任,倒是沒什麼關係。

把話放在嘴邊打了個轉,如澈忖度著開口,“臣妾是女子,自然隻知道用女兒家的辦法,皇上聽了可不要見怪。”

“浟浟為朕分憂,何錯之有?想到什麼就說,或許女兒家的小聰明,能成為破局的關鍵呢?”

“皇上可還記得,昔日漢朝頒布推恩令,讓削藩得以順利推行,您何不效仿一二?那吳三桂麾下將領不少,得力的也隻有胡國柱、夏國相等人,為了籠絡人心,他將自己的女兒都嫁給了他們。他兒子孫子沒幾個成器的,但女婿和侄子卻非同凡響,皇上您說,他們當真願意屈居人下嗎?”

康熙蹙了蹙眉頭,有了絲靈感,卻沒有抓住,“朕已經下令,在各省任職的吳三桂部下的親屬概不株連,各安職業,就是為了分而化之。”

“皇上此舉自然措置得當,但卻不能立時見效,吳三桂又不是傻子,怎會不許下重諾,安撫人心?依臣妾看,皇上隻要派人了結了他的子孫,不僅能引得他心神大亂,更是容易勾起他侄子和女婿之間的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