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探險記係列(二)》(3)(2 / 3)

73小時,整整三天。地球與月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公裏,以每秒1公裏的速度圍繞著地球轉月球,三天內一定要進入阿波羅11號飛行的航線。阿波羅11號準確無誤地進入了奔月軌道,這是令人興奮的。可是,宇航員們馬上又遇到了一個難題一登月艙要掉轉方向。

現在,我們把第三級火箭前端的阿波羅指令艙和接在它後邊的服務艙(裝載火箭發動機的部分)統稱為母船。7月17曰淩晨1時40分,第三級火箭和母船分離。在第三級火箭上部的貯藏艙裏裝著登月艙。與火箭分離後的母船必須翻個筋鬥旋轉180度,麵對第三級火箭。

母船幵始使用外圍的噴射過氧化氫的小型發動機來改換方向。這時,宇航員考林斯掌握著操縱杆。如果在空氣和水裏行駛,可以用翅翼和舵來改變方向。可是,在真空裏這些方法都已失效。在真空中需要小型發動機噴射空氣,利用反作用力來調轉方向。

考林斯像在地麵模擬練習一樣,反複做著上下、左右、旋轉等動作,變換方向和姿勢。可是,上下活動總不那麼順利。當開滿加速器好不容易掉過頭來的時候,離第三級火箭卻還差30米遠。飛行計劃要求在距離到達20米時掉過頭來進行對接。為了接近第三級發動機頂端的登月艙,比原計劃多消耗了許多燃料。不過,這隻是一個雞毛蒜皮的小事故。母船與第三級火箭分離後,改換方向,與登月艙對接,演習和實際總要有一點偏差。

母船一下掉過頭來,把指令艙的錐頂對準第三級火箭的頂端。艙罩在母船分離時就甩掉了。這時登月艙現出了蜘蛛似的奇怪的形體。對接的準備已經就緒,翻了一個筋鬥的母船仔細地調整著姿勢,接近了火箭。距離在靜悄悄地縮短著。指令艙前頭像矛一樣的連接器必須準確地插入登月艙頂部的連接孔。否則,一且猛烈撞擊,不是撞壞就是被彈出去。

指令艙的雷達在不斷地測試登月艙的方向和距離並向計箅機報告,計算機馬上計算出來,向製動發動機發出工作指令。可是,最後的微小的調整卻要靠肉眼來進行。考林斯把指令艙窗上的刻度對準登月艙上的連接目標。登月艙連接孔像娃娃小嘴一樣圓圓地凸出著。距離越來越近,母船錐頂連接器已深深地插進連接孔。孔的內壁和錐底的三個鉤環緊緊地齧合在一起。接著,指令艙稍往後退,牽動一下。孔內壁的12個卡銷和連接器橫簧上的12個卡子嚴密吻合。這樣,指令艙和登月艙結結實實地對接在一起了。

對接一結束,就進入下一項工作。這項工作和貨車接甩車箱一樣:機車前進,用前邊的連結器哐當哐當地掛上貨車。然後後退,把貨車拉出來。用這樣的方法把登月艙從第三級火箭裏拉出來。

7月17日淩晨3時12分,結束了這項工作。這時,第三級火箭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為了使它不影響阿波羅11號的飛行,便把它剩餘的燃料點上火,送進離奔月軌道很遠的繞太陽轉的軌道。這叫做“打彈弓”。

原計劃阿波羅11號在離開地球軌道之前,預計需要修正四次軌道。而阿波羅11號實際上隻修正了一次,航線極為精確。

在漆黑的宇宙真空裏,阿波羅11號從第三級火箭拖出登月艙以後,重新轉變方向,把登月艙頂在母船頭上,直奔月球。母船後邊,令人放心地伸張著服務艙火箭發動機的噴射口,這是今後的命運所係。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能不能安全地返回地球,全靠這唯一的發動機了。如果說計算機是阿波羅11號的頭腦,那麼,這台發動機就是它的腿。

7月17日上午7時30分,阿波羅11號離開肯尼迪角已經9個小時,距地球已有8萬公裏之遙。這時阿波羅11號的速度已減低到毎秒2.73公裏。從環繞地球的軌道轉向奔月飛行時速度為10.5公裏,現在慢多了。僅隔6個小時,速度為什麼會如此之慢呢?照這樣下去,在到達月球以前阿波羅11號會不會停下來?。

前邊講過,到達月球的航線是從兩側包圍月球的橢圓形軌道。這是一種人造衛星的軌道,遠地點能夠到達月球對麵的細長軌道。人造衛星在這樣的軌道上完全按照自然規律飛行,用不著火箭噴射。隻是隨著遠離地球而減慢速度,在遠地點時最慢。人造衛星在慣力和地球引力不斷平衡的條件下向前飛進。離地球越遠引力越小,可以用慢速保持平衡。因此,宇宙飛船的速度就隨著遠離地球而減慢。這種慣力和引力平衡叫做失重狀態,完全感覺不出重量。從地球飛向月球的阿波羅11號也在失重狀態中飛行,宇宙飛船中一切都失重。進入奔月軌道6小時後,距地球8萬公裏,速度也降到每秒2.73公裏。這時,阿波羅11號開始自轉飛行。讓宇宙飛船以每小時3次的周期慢慢地自轉,就像在火堆上烤羊肉串一樣。否則,在真空的宇宙裏,向著太陽的一側就會出現攝氏100?200度髙溫,背著太陽的一麵就會出現攝氏零下100?150度低溫,宇宙飛船的金屬外殼會歪斜和彎曲。為了使宇宙飛船均勻地承受太陽的熱量,就得使它像烤羊肉串一樣不停地自轉。出發以來,宇航員除了途中小憩片刻之外,一直在緊張地工作。這時,他們脫去宇宙服休息了。

按原計劃,進入環繞地球軌道以後,要播送第一次電視廣播。可是,由於加利福尼亞州金石城地麵站的接收站出了故障,電視廣播就耽擱了。第一次電視廣播是在上午9時,地麵站修好後開始臨時播放。映上去的全是我們所熟悉的地球影象。在屏慕左邊看到了東太平洋和美洲大陸。美洲大陸右側夜幕已經降臨。

由母船窗門向地球錄象的電視錄相機裏依舊映著蔚藍的、波光粼粼的太平洋的海水和雪白的雲朵。

吃完晚飯,三個人在發射後13小時——上午11時30分開始睡覺。考林斯、奧爾德林和阿姆斯特朗相繼入睡。

宇宙飛船已離開地球12萬公裏,快飛完到月球路程的三分之一了。宇宙飛船的通話也告中斷。地麵控製中心為了不吵醒已進入夢鄉的宇航員,仔細地觀察著從宇宙飛船自動傳來的各種裝置的工作情況。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阿波羅11號,我是休斯敦。”

7月18日晨,休斯敦的指令官查爾斯華斯的呼叫聲迎來了奔月飛行的第二天。

宇宙飛船的第一夜,指令長阿姆斯特朗和宇航員考林斯各自睡了7個小時,奧爾德林睡了5個半小時。

發射阿波羅11號的前3天一7月13日,蘇聯發射了月球15號。雖然沒有公布具體目的,但是英國和美國的通訊社都紛紛議論說,可能是使自動裝置在月球軟著陸,取回月球上的石頭。如果這種說法準確而著陸成功,蘇聯就會比美國先拿到月球上的岩石。對此,宇航員和所有從事阿波羅計劃的人員都非常關注。

發射後25小時5分30秒,阿波羅11號飛到地球和月球的正中間。離地球193,000公裏。速度減到每秒1.56公裏。接著,繼續減速飛行,直到通過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中和點。據計箅,這次飛行飛越的中和點在離地球37萬公裏,離月球28,000公裏處。已公布的通過這裏的速度是每秒0.84公裏,大約在發射後70小時通過。阿波羅11號飛到地球和月球的正中間,大約用了25小時。可是,要飛完剩下的一半路程還得需要加倍的時間。

今天,最重要的工作是修正軌道。阿波羅11號沒進行預定的軌道修正,但是通過這個中間地點後要進行一次小小的軌道修正。

18日淩晨1時17分——發射後26小時44分53秒,宇宙飛船的小發動機噴射了3秒鍾。前邊講過,奔月軌道幾乎全由阿波羅11號繞地球軌道向月球飛進時的速度和角度決定。但這時隻計算了地球引力而沒有把月球引力的影響加進去。隨著宇宙飛船接近月球,月球引力對宇宙飛船的影響越來越大,就會產生和當初的計算不同的微妙的速度和軌道偏差。一般情況下用速度修正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如果偏差過大,就要靠噴射火箭來改變宇宙飛船的方向。如果不糾正這種偏差,便很難抵達月球。阿波羅11號進行一次不到3秒鍾的噴射,使速度每秒減慢了1.18米。

得到控製中心的指令,三個宇航員全都放了心。這次微小的修正是發動機按照船載小型計算機的計算結果進行的。為了修正軌道而暫時停止自轉飛行的阿波羅11號,修正結束後又重新幵始自轉飛行。這樣,I8日上午8時2分開始播放電視廣播,這是地麵上的人們急切期待的。這次電視廣播6達34分鍾,詳細介炤了指令艙內情況。三個字航員已完全適應了失重飛行。他們都很輕鬆偷快。他們清晰的錄象和詳細的介紹使全世界的電視觀眾都為之興奮。

宇航員們在艙內慢慢地走動,又讓食品飄起來,仔細地讓觀眾觀看失重狀態,認真地向大家介紹罕見的宇航食品和它的吃法。

播完電視,吃完晚飯,三人開始做體操。

他們就這樣結束了第二天的工作。18日下午1時半左右,三個宇航員先後進入了夢鄉。

18日晚10時30分,宇航員們醒過來,比預定時間多睡了1小時。

今天是第一次換乘登月艙檢查裝置的日子。電視廣播也將播放登月艙的內部情況。19日清晨5時40分,從阿波羅11號播來了長達1小時30分鍾的電視節目,這時它已遠離地球32萬公裏。留在指令艙內的宇航員考斯林首先當了攝影師。他拍攝了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兩位宇航員打開連接指令艙和登月艙的艙口,通過連接孔,走進登月艙的情景,過了一會兒,進入登月艙的兩個人把電視錄相機拿到登月艙內開始拍照。拍攝工作極其認真。他們讓大家依次觀看操縱台上安裝的許多儀表和雷達通訊裝置,安裝小型計算機的地方以及計算機標示盤和鍵盤等。拍攝結束後,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兩個人仍留在登月艙裏認真地檢查著,上午8時30分回到指令艙。他們超過了預定的檢查時間。

突然,地麵控製中心傳來了阿波羅11號的音樂聲。曲子是《返回休斯敦》,是歌唱宇航員的。

午夜零時32分,阿波羅11號發射62小時後,順利地到達了離地球346,000公裏,離月球61,000公裏處。宇航員做完了第三天的全部工作入睡了。這時,阿波羅11號已經明顯地感覺到了月球的引力。從月球那邊看,應該說阿波羅11號已受到月球的引力而開始下降。宇宙飛船的速度還多少受到一些地球引力的影響,但是不斷地在減弱。從這個時候開始,要分別計算對地球的速度和對月球的速度。對月球的速度是指宇宙飛船的速度加月球接近的速度。這時宇宙飛船的速度為對地球每秒0.89公裏,對月球毎秒1.12公裏。發射70小時後,19日晚8時33分,終於到達了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中和點,對地球的速度減到毎秒0.84公裏,而對月球的速度在繼續增加,已經達到毎秒1.2公裏,從這時開始,宇宙飛船可以隻考慮與月球的關係,同時忘掉與地球的關係。因遠離地球已達37萬公裏,離月球卻隻有28,000公裏,當阿波羅11號通過這個中和點的時候,三位字航員正在迎接第四天的黎明,月球就在眼前了。

第四天,發射後75小時26分一20日淩晨1時58分,對月速度為每秒1.95公裏,已到達離月球4,500公裏處。阿波羅11號服務艙在前,登月艙在後繼續飛行。還有23分,就要進行進入繞月軌道的工作了;宇航員們等待著休斯敦的命令。

繞月飛行

為了進入繞月軌道,必須每秒減速800米左右。否則,就會從月球旁邊擦過。這項工作的主角是朝後安裝的服務艙發動機。前邊說過,對接登月艙時隻用了製動發動機。但是,進入月球引力範圍以後,單靠它減速就不行了,必須使最大的服務艙發動機逆向噴射。按原計劃,在離月麵髙110公裏處減速6分鍾,每秒減速0.877公裏。就是說,把宇宙飛船的速度從每秒2.57公裏減到1.693公裏。從地球上看,這一工作是在月球背麵進行。月球會截斷電波,使飛船和地球的聯係中斷。因此,在它還沒轉到月球背麵之前必須準確地測試出飛行的速度並一米不差地測出距月球的距離。

阿波羅11號指令艙上的小型計算機幵始利用加速儀和雷達等進行計算。休斯敦也在搜集由世界各地的追蹤基地、追蹤船、追蹤飛機、通訊衛星等發來的數據進行計算。宇宙飛船不停地接近月球,在月球引力的影響下速度不斷提髙。計算機迅速地計算著。

發射後75小時37分,體斯敦終於發出了“挺進”的命令,還有12分鍾服務艙的發動機就要噴射。指令長阿姆斯特朗把開關全部擰到自動操作位置。這樣,所有操作都由計箅機進行。

還有二分鍾就要中斷聯係,距月球630公裏……,600公裏……,還有一分鍾就中斷聯係,阿波羅11號將以毎秒2.57公裏的速度從月球前而穿過,被月球吸引右拐一點彎,疾速飛到月球背麵。

離月麵隻有120公裏了,聯係阿波羅和地麵追蹤坫的電波循著月球的邊緣,伴著沙沙的雜音傳來。與地球中斷聯係後,宇宙飛船完全單獨飛行。艙內充滿了緊張氣氛,三個人目不轉睛地盯著計算機的指示盤。宇航員考林斯手握操縱杆,注視著儀表動態和窗外情況,準備萬一計算機出現故障,馬上改用手動操作。奧爾德林注視著裝置工作情況檢測儀,不停地呼喊數據。

聯係中斷後8分鍾,計箅機發出了啟動發動機的指令,這是在發射後的75小時49分48秒。服務艙發動機開始噴射,發出了正常的、令人放心的振動和聲響。飛船速度不斷減低,計算機立即計算還有減低的速度,並在減到必要的速度時,馬上發出發動機停火的指令。

阿波羅11號先進入近月點103公裏,遠月點312公裏的軌道。這和預定的軌道沒有出入。循這個軌道轉兩周之後,再一次往月球的背麵降低速度,縮短312公裏的遠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