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到了81年的冬天。
小北和楠楠兩個小家夥雖然還沒到一周歲,但是都已經會走路了,也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
越大越能看到林笑顏和顧霄兩個人的影子。
隻不過,女兒長得像爸爸多一點,兒子長得像媽媽多一點。
服裝店幾個月開下來,生意也基本上穩定了下來。
雖然不像剛開始開業那麼瘋狂,但是也已經圈了一大波忠實的顧客,每個月上新的時候總會準時來報到。
時間久了,林笑顏便放心地把店鋪交給王玲和李娟兩個人。
自己隻負責采買訂貨,以及設計新的款式。
吳市的服裝廠試運行了幾個月,如今已經正式開始接外銷的訂單,給吳市又樹立了一個出口創彙的好榜樣。
這個月,服裝廠裏外銷訂單接了不少,不過這裏麵還有不少都是林笑顏的功勞。
許多專業的服裝英語,都是她幫忙翻譯的。
還有一些棘手的訂單溝通,也都是她在背後幫忙。
廠裏本來是想讓林笑顏過去掛個職,林笑顏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婉拒了。
不過該她的那份獎金自然是一分不會少。
除了廠裏的獎金,林笑顏同時也賣了幾次設計稿,依舊是賣給上次M國的邁克。
隻不過林笑顏賣的款式,都是根據這時候M國的潮流風向單獨設計的,並不適合國內,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這樣一來,光是吳市這一塊,林笑顏近來就進賬不少。
不過賺錢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林笑顏很快就在裏麵嗅到了新的商機。
改革開放後,企業的對外交流活動逐日增多。
這時候正是國家出口創彙的攻堅階段,無論是速度還是體量,都在穩定逐步上升。
但是國內專業的翻譯人才還是太少,或者說純商業民營性質的翻譯公司幾乎沒有。
這麼一來,林笑顏便動了心思,想要辦一家翻譯公司。
不光可以幫助企業做英語翻譯、還可以幫忙做員工英語培訓,陪同參加交流會等等。
閑暇時還可以翻譯國外的書籍和電影。
畢竟剛剛開放,一大批外文書籍和電影很快就會迅速湧進國內來。
有了這個想法後,林笑顏第一個就和顧霄說了。
顧霄自然是百分百支持她,隻是擔心她要忙的事情太多,怕她太累。
好在林笑顏原本就沒有打算自己一個人幹,再過一個月,周婷婷和陳魚就要畢業了。
還有許多和她們一塊入學的英語係同學也要畢業了。
想到這個,林笑顏便直接去找了周婷婷和陳魚,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問她們兩個是否願意和自己合夥。
如果可以,以後翻譯公司的所有利潤都是她們三個人平分。
別的不說,那肯定是比去外麵找個工作要掙得多的多。
陳魚和周婷婷也立馬看出了裏麵巨大的商機,這幾年和林笑顏相處下來,兩個人也受了不少她的影響。
原本兩個人就不想去找一份穩定的每個月拿幾十塊的工資。
她們也想像林笑顏一樣,去拚一拚,闖一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