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十萬斤不是小數目,她分別從不同的地方訂購,也就不那麼顯眼了。
但是她一出手,必是老板接到的最大訂單。
接到訂單的老板從沒見過如此豪爽的客戶,都樂開了花。
紛紛表示可以接受送貨上門。
但是這麼大批物資送貨上門也沒地方放,她特意選定了一個離災區最近,有上千個足球場加起來那麼大的空曠地段,讓所有運送物資的車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集合。
然後她再帶著龐大的運輸車隊出發。
想想就覺得激動人心。
臨死前能做些有意義的事,也不枉來人間走一遭。
但是她仍然覺得不夠,看頭條上有人說需要被褥、床單、牙膏、牙刷、洗發膏、香皂、肥皂、洗衣粉、甚至衛生巾等生活用品,她又開始聯係廠家,各訂了十萬箱。
當然,被褥是不能按箱的,她各訂了十萬條。
買完衛生巾,又想起來衛生紙,又訂購了二十萬袋衛生紙。
人有三急,衛生紙到什麼時候都不能缺。
各種型號的內衣加起來差不多也有十萬件。
記得自己十幾歲開始發育時,奶奶嫌她出門丟人,讓她用布把胸緊緊裹了起來。
因此發育也受到了影響。
以至於自卑了很多年難以釋懷。
她選內衣的時候,特意連青春期小女孩的內衣也準備了。
在她看來,內衣就是貼身穿的衣物。
所以選購的時候,把背心、汗衫、短褲、抹胸、胸罩等內衣都選了進去。
看到孩子的書和作業都被大水泡了,她也很心疼。
從艱難歲月熬過來的人,讀書識字的人少。
有學習的機會不容易。
她小時候好學,倒是跟住牛棚的伯伯學過。
後來貴人也教過她讀書識字,她又通過上夜校自學,後期刻苦努力,才不至於落後於他人。
不過哥哥、姐姐和弟弟就沒那麼幸運了。
她幹脆打電話訂購了十萬箱作業本和鉛筆、橡皮、圓珠筆等學習工具,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書全部各訂購了五萬套,世界名著、故事繪本等課外書也全都訂過了五萬套。
想到孩子們看見書時的笑臉,她渾身充滿了動力。
像她這樣傾家蕩產賑災的估計沒有了,刷手機突然又看到一家布廠即將倒閉,卻捐了5000萬的消息,出於同樣的愛國之心,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布廠裏所有的庫存。
原來這家布廠因為跟不上潮流,以生產棉布為主。
布料質量雖好,卻總是不夠出彩。
不過有她出手,布廠老板又可以東山再起了。
老板千恩萬謝,格外送了她兩大車煙酒,她沒有婉拒。
煙酒以老板的名義送到災區,她會寫清楚。
誰的生命中還沒有一個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