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釋清福到了第一殿,看見戾氣、怨氣衝天的枉死城和望鄉台以及這段冥河,馬上就想用佛火去清理了。
因為這對他的牟尼珠、幽冥水葫蘆,以及血池獄所在那顆寶珠中的蓮花的成長非常有利。
可以說,在這裏,他才得到了不少好處。
原本釋清福奇怪,這幾個冥王的這點小動作,怎麼瞞得過地藏王佛呢?
要知道,十殿冥王在眾多陰神中,雖然處於最高級,也修出了陽神,可以出入仙佛二界。
但修為隻相當於仙界的普通金仙和佛界的普通登地菩薩,大概與四海龍王同級,別說與地藏王佛相比,與釋清福也有較大距離。
而更為重要的是,修為不代表戰鬥力,法寶及屬性的生克也嚴重隱響戰鬥力。
在《西遊記》中,冥王和龍王戰鬥力都很弱。現在,釋清福也感到他們修為不如他,法寶也不如他,又是屬性相克,所以他們才那麼怕釋清福。
那麼他們沒理由不怕比釋清福更厲害的地藏王佛啊?地藏王還是菩薩時就是他們的直屬領導,而現在成佛,肯定更厲害了。
不過,釋清福在和秦廣王演完戲後,就與他愉快地交談起來。通過交談和他心通的感應,釋清福弄明白了,原來還是官僚主義的問題。
他們也清楚,這點小動作自然瞞不過地藏王佛,不過十殿冥王雖然已經倒向了佛門,但與道門和天庭還有很大的牽扯。
而且,這次天地大劫開始後,道門強勢複興,而佛門雖有振興,勢頭卻沒那麼猛了。
這樣一來,十殿冥王盡管必須聽命於地藏王,但隻要沒有明顯過錯和足夠理由,地藏王佛也就沒法動十殿冥王。
因為他得當心將這些牆頭草又逼回道門和天庭那邊。而閻羅王等“五人”麵對兩難選擇,如此賣力表演,唯一目的也僅是給一般鬼眾及遙遠的各方上級製造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而已。
而且,通過與秦廣王交談及他心通探尋,釋清福明白,原來許多關於地府及仙界的神話、神仙傳說都是真的。
因為這些神仙、鬼神需要香火,也需要借人間曆劫及修煉。所以,他們就經常派遣化身甚至直接轉生到民間,於是留下了無數神仙的傳說。
所以,釋清福找到了望鄉台、枉死城、奈何橋等建築,見到了名號與傳說無二的十殿閻羅。
而關於閻羅王的眾多傳說其實也是可以統一的。最初的閻羅王起源於印度,本是毗沙國的一個國王。
後來與追隨他的十八個部眾和百萬士卒戰死,這就形成了佛門地獄的最初的規模。
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在與中國本土道門及天庭勢力的爭鬥中,逐漸妥協、融合。
為此不斷增加閻羅王的數量,以便收編中國本土的地府勢力。
其中,東嶽大帝就被收編進十殿閻羅群體中成為泰山王。而佛門地獄勢力大致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慢慢大舉入主中土地府。
有了地府配合,佛門就能製造許多高僧轉世輪回的實例,非常利於佛教傳播。
到了北周時,佛教第一次在中土極盛,卻也開始**和分成不少派別。
於是,這期間,既出現佛教無節製地發展導致北周武帝滅佛的事件。
也伴隨著第一代閻羅王因為壽命到期要轉劫所以轉生為名將韓擒虎,順便傳播地獄信仰。
韓擒虎表麵與佛教不相幹,實際上行的還是佛教中地獄一派的教義。
而後,到了宋時,佛教十殿閻羅的機構才完善起來。期間為了佛教的發展及應對宋朝時儒門的複興和挽救佛門的衰落之勢。
靈山佛界讓伏虎羅漢降生為濟公,佛門地府則在吸收、融合了道門地府勢力後,還吸收了儒門的寇準、範仲淹、包拯這三個名臣成為十殿閻羅中的三位。
由於十個冥王都稱為十殿閻羅,第五殿冥王也叫閻羅王,所以出現寇準、範仲淹、包拯死後都成為閻羅王的傳說,實際上是分別成為十殿閻羅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