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寒假開學以後,日子還真是每天算著過,過一天少一天。

薑約回了學校,和林恪一起。

還是那條梧桐小道,還是天還沒透亮的冬日早晨,路上總是會聞到灌湯包的味道,一塊錢一個的辣魚餅已經吸引了一大批人排起了長隊,薑約每次都搶不到。

開學後的沒幾天,英語高考聽力成績以推送的方式到達每個考生的手機上。

薑約對自己太了解了,當初的emo也沒全白費。

兩次英語聽力考試均為27分。

根本就不用取最高成績,因為都一樣。

薑約內心還會有點懊惱,哪怕第一次是27,第二次是25.5,她都覺得比這兩次都超穩定發揮強上百倍。

林恪對這成績漠不關心。

因為他的英語聽力成績也挺穩定的,指定高不了,除非踩狗屎運。

林恪看出了薑約眼底的那一抹懊悔,他戳薑約,“過年的時候讓你再溫習一遍新年賀詞,你溫了嗎?”

薑約一愣,沒反應過來。

林恪站在斜睨著薑約,一看她這表情,他就明白,薑約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待她反應過來,林恪坐著敞開腿麵對著她,一副大人教育小孩子的樣子,“你就不聽我話就行,別聽,以後都別聽。”

薑約:“……”

當時她真得隻以為林恪想在她麵前裝逼,就沒放在心上。

林恪真真覺得薑約在他麵前總是一副天生反骨。

一輪複習的進度漸漸接近尾聲,二輪複習的資料已經到了每個人手上,大家除了要如火如荼的展開二輪複習,還有為三月底的一模考試做好充足準備。

所以的老師以及過來人的學長學姐都十分強調一模考試的重要性。

全市統一考試,按照高考題型來出題,並且每個人的口徑幾乎都是一致的——一模定高考。

薑約卻不信這個邪。

什麼破一模定高考,高考是她自己定!

-

百日誓師大會開得隆重莊嚴,許久未露麵的柯柳方也出席了會議。

薑約心裏卻有點患得患失的感覺。

晚修回到家,她突然想到了什麼,翻出手機不停的滑動屏幕。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我們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致廣大而盡精微”。”

一幀一言躍然屏上。

致知格物修身治國平天下。

治國之大道用於個體身上同樣適用。

薑約終於懂得王國維的那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第三境界。

當初的她去讀這篇新年賀詞的時候,摻雜著太多功利性的東西。

除了能在林恪麵前能夠耀武揚威,她還想著利用這些具有深度的文字提高自己作文的檔次,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讓自己臉上有光。

薑約自問於心,她並不是想要純粹的接近文字,她對文學的熱愛並不是幹真摯的。

她對文學更多的是利用,利用文學實現她一步登天的門美夢。

在這鮮花和掌聲的路上,薑約失去了本真。

而林恪卻不一樣。

他對人文曆史,對體育競技,永遠保持一顆熱忱的心,無論遭受過多少苦難與阻擋,依舊熱愛如初。

就像是他對待感情一樣。

認準了的人或事,總要讓其結甜果。

薑約從衣兜裏掏出林恪塞給她的紙條。

林恪當時特意叮囑,回家再看。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薑約的心底湧出絲絲甜氣,遇見林恪,應該是上輩子的她磕破頭求來的吧。

順著紙條上的話,薑約念出了,“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其中蘊含的人生達觀,薑約在應試考試中運用得爐火純青。

諷刺的是,她不會學以致用,並未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真諦。

林恪好似永遠都相信以真心換真心的道理,永遠用心感受世間百態。

曾經薑約以“知不可乎驟得,托遺想於悲風”去勸退林恪的熱烈的示愛。

蘇軾的《赤壁賦》。

永遠磅礴大氣,永遠不屈不撓,受盡百般挫折,依舊保持本真。

十八歲的林恪站在體育競技場上 站在食堂不起眼的隊伍裏,站在明媚的陽光下,站在金燦燦的樓道裏,烙在十八歲薑約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