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子銀行。
人們將傳統銀行體係之外,涉及期限和流動性轉換的信用中介或行使商業銀行功能,卻不受類似商業銀行那樣嚴格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工具簡稱影子銀行。
二。股權分置。
我國股票市場誕生初始,由於眾多重大經濟體製問題還處於摸索之中,尤其是市場經濟改革目標確立,為了保證國有絕對控股地位的不動搖,規定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從而使我國股票市場出現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並存的特殊現象。
三。金融體係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由貨幣製度所規範的貨幣流通。在一個經濟體中,假如不存在為這個經濟體所承受的現實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和支付手段統一的貨幣,則無人設想金融體係的存在。所以由貨幣製度所規範的貨幣流通,可以說是金融體係賴以開展的基座平台。
金融市場。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對金融市場進行分類,但通常談論較多的都是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彙市場,保險市場,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等。他們最重要的參與者是金融機構,價格信號則由利率,彙率以及指數構成,是金融工具發行和交易的場所。
金融機構。人們通常把兩種融資形式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分別與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掛鉤,金融市場是直接融資領域,金融中介是間接融資領域,這兩者都是構成金融體係實體的兩個互補部分,金融體係是由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機構構成。
金融工具。有的是服務於金融市場,有的是服務於金融中介機構,越來越多的則是既服務於這一領域,也服務於另一領域,沒有脫離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的金融工具,也沒有不存在金融工具的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
金融製度和調控機製。國家對金融運行的管理和在金融領域進行的政策性調整,是由金融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因此國家的管製框架就成為金融體係中的一個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
四。金融功能觀也叫金融功能框架。
為了分析不同國度不同時期的金融機構為什麼大不相同,采用的概念框架,其主線應是功能,而不是機構,一是金融功能比金融機構更加穩定,二是機構的形式隨金融功能而變化,機構之間的創新和競爭最終導致金融係統執行各項金融功能的效率的提高。對於金融係統,既包括金融機構,又包括金融市場,基本的核心的功能可歸為以下六點。
時間和空間上轉移資源。
提供分散轉移和管理風險的途徑。金融體係的方方麵麵都與分散和轉移風險直接有關衍生金融工具進入經濟生活,更是為了直接提供規避對衝風險的工具。總的來說,金融體係能夠將風險合理的配置到有承擔能力且願意承擔的部門和經濟行為主體。
提供清算和結算的途徑,以完結商品服務和各種資產的交易,所有的商品服和各種資產的交易都需要進行貨幣支付。而貨幣支付又形形色色。各類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務,使他們日益便捷,安全,快速,節省。這就保證了經濟的順利進行,節省了經濟發展的社會成本。
提供了集中資本和股權分割的機製。股份公司銀行投資基金等都是集中小額資金,短期資金以解決巨額資本需求的形式。巨大的營運資本可以通過股票形式細分所有權巨大的債權則可以通過基金形式分割債權。
提供價格信息。金融領域的價格信息,如利率,彙率,股市行情等。對於投資決策經營決策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而金融體係則是提供這些金融信息形成的機製。
提供解決激勵問題的辦法。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存在著由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及委托代理問題。如果銀行對貸款要求抵押擔保,就會使借款人謹慎使用貸款,由於技術進步降低了對抵押擔保品的評估成本,這類金融業務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從而有助於減少輕率取得貸款的道德風險,代理人的利益與公司的股票價格掛鉤,代理人股票期權分紅的做法,則便於代理人與委托人的利益一致,有助於緩解委托代理矛盾。
五。金融體係結構的演進趨勢及原因
信息技術的革命極大的提高了金融體係的效率,降低了融資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原本在金融體係中處於絕對優勢的,以銀行為主的金融中介,越來越多的受到直接融資的競爭壓力。
戰後發達國家經常發生通貨膨脹,利率風險加大,布雷頓森林體係瓦解後,國際貨幣製度進入浮動率製彙率風險加劇,於是貿易和金融領域及其需要發展新的金融工具規避風險,這種客觀需求刺激了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的發展,而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交易急劇擴大了資本市場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