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買股票,現在也該動手了,股價現在已經達到了11美元,後麵再也不會有這麼低的機會。約納斯也不用親自到美國去買股票,瑞士銀行,或者瑞士信貸銀行,都有金融投資服務機構,找一家代理商就可以了。
約納斯不會以私人的名義來投資,因為,這樣會讓他很快暴露在公眾的目光下。現在的五千萬,到了年底就會變成3億美元,即使給穆罕默德兩千五百萬,還有近3億。等到股價四十美元的時候再吃進,可以吃進七百萬股,到了2008年,這些錢就變成了14億,若是2009年再80美元的時候再吃進,可以吃進一千七百多萬股,等到2012年快到700美元的時候拋出,就有一百多億美元的身家。
不過這隻是理論上的數字,因為,蘋果不會有這麼多的流通股票給你買進的,每次的操作也都會有時間延遲而造成的實際收入要低。但是,約納斯記憶裏的股票可不是隻有這一隻。
等到2004年9月的時候,蘋果的股價達到了60美元的時候,就可以套現,購入穀歌的股票,年底就可以升值一倍,比同期的蘋果要好賺的多,並且可以一直持股的08年初再套現。至於其他的優質股,到時候看資金情況再決定投資與否,畢竟,錢是賺不完的。
以公司的名義投資,可以把約納斯隱藏在重重的幕後,不用暴露在人前。而且,他現在所做的事情,也不適合太過於出名。大宗商品交易和資本公司,銀行家一樣,領導人一般都是深居簡出,很少會拋頭露麵,他們總是喜歡享受幕後操縱的快樂。過於頻繁的拋頭露麵,媒體的吹捧,都會影響個人的判斷能力,這對於投資來說,是致命的。
何況,瑞士的稅率很低,約納斯若是在施維茨注冊一個住所控股公司,資金完全投入到國外股市,即使用五千萬賺取到五十億,也不需要納稅,州和市會收一點稅,還會有一些管理費用,。如果按照這樣的比例,美國最少也要征收百分之三十六,中國差不多將近百分之五十,而北歐的瑞典那樣的國家要征收超過百分之五十。當然,這還隻是公司的稅額征收,若是資金分到個人賬戶,還會有一道個人所得稅的征收。
如果約納斯是在瑞士賺的錢,就會有百分之三十的個人所得稅,這個稅與個人公司的稅合並,就是總體不超過百分之三十。但是約納斯如果在國外賺的錢,總體稅收不超過百分之六。相比之下美國的個人所得稅最高是百分之三十五,中國最高是百分之四十五,至於北歐國家,對不起,大部分給國家,小部分才是你的。
著名賽車手舒馬赫,在國外賺了幾億歐元,如果按照德國的稅率他要把將百分之四十三的收入交稅,於是他就搬家到瑞士,結果隻繳納了不到百分之六的稅。
瑞士對於投資公司的征稅,特別是投資股權的公司征稅,稅率幾乎是全球最低,個人所得稅和個人公司的稅收還是合計的,所以,開一家公司,對於約納斯來說,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反正要交的稅還是那麼多。
楚格州和施維茨州的稅收都是瑞士所有州裏麵最低的,在這兩地哪裏注冊個公司都可以。不過約納斯還是想在施維茨注冊,因為畢竟他的家在施維茨,他給施維茨創造的稅收高了,那麼以後的產業稅就可以有商量的餘地。稅收的製定是州議會自己商定的,自己的父親是議員,也算可以說得上話。
產業稅是西方很多國家的正常稅收,一般是針對擁有的大型固定資產征稅,比如住房。約納斯家的農場,每年都要征收千分之三的稅收,算是低的了。因為產業稅最高可用征收到百分之一。約納斯買的這輛法拉利,因為價格超過了二十萬瑞士法郎,每年也要支付千分之五的車款作為產業稅。
想到自己要辦這麼多的事情,可是被限製在嘉能克公司上班,約納斯又有些辭職的衝動了,不過,這個念頭也隻是一閃而過。在嘉能克,的確可以學到太多的東西了,這可是管用一輩子的知識和經驗。相比於前世當個證券公司的小經理,這輩子的發展絕對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