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1992年的夏天已經過去了,張自輝現在已經開始上二年級了。
在這邊年多的時間裏,公司都發展的很快,燒烤店現在已經成功在西安市開了十三家分店了,現在總共已經有五十四家了,每一家平均下來一個月最少一萬五元的收入,五十四家,每個月那就是八十幾萬元,一年下來就是八百萬,這是張向輝以前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擴張速度也開始慢了下來,並不是沒有錢,而是管理水平跟不上。
那時候幾張也都在本子上,有沒有電腦。查起賬來,一定要人過去才行。張向輝沒事就在那裏騎著摩托車查賬了,哪有時間回去擴張。那就當是在鍛煉,張自輝也沒有管那些。
農業園現在已經擴展到五千畝地裏了,張民生在那裏順河而上,一步步在那裏向秦嶺靠近。從杜家村到秦嶺也有十五裏路,那麼長一條綠化帶,沒有幾十億是搞不定的。反正現在又不急,慢慢來。
說道發展最快的那就是張玉梅的服裝公司了。以前由於消息不強,運輸跟不上,產品發不出去。但是有了自己車隊就是不一樣了,在省內那裏要貨,最多兩天就到達,速度簡直快的沒話說。
從以前小小的十幾人的作坊,到現在已經有上百人的企業,村上會針線活的婦女都在那裏打工,無形中是村裏婦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想買什麼東西了,還要找自己當家的,就是有的人在家裏管賬,花起來也在那裏小心翼翼,深怕自己花多了,家裏老人說。可是現在不同了,自己賺錢了。剛進公司一個月就一百五十元,三個月熟悉了,再加五十元,半年以後再加五十元。然後就是一年以後再加八十元,一次向下推去,在公司裏幹的時間越長,工資就越高。這是張自輝結盜版後世而來的,這樣可以很好的留住老員工,也很符合中國國情。
李誌海在那裏經管著三十畝大棚,現在已經全部建設好了,每天都在地裏忙著指導村上人學習,別的人都是交錢到農業園學習,杜家村人不想花那錢,就在那裏分批到李誌海在那裏學習。再說了,現在鎮上很多人都在那裏建設大棚,杜家村人是第一個建設大棚的,大多數人都會找去幫忙,那又是一筆收出。
錢多了,人就有點腐化了,現在家裏人也沒有人管張自輝了。就連張自輝的奶奶,現在也在服裝廠幫忙賺點小錢,張民生幾人攔也沒攔住。老人家說:自己這一輩子就是個勞累命,停下來身體渾身都不舒服。自己工作賺點小錢,過年時也好給孩子們賞錢。
說這些話時,老人家臉上那個自豪勁呀!真的比什麼都要好。所以家裏人也就沒有再勸了,老年人主要就是高興,隻要人高興,幹什麼都行。
張自輝沒事爬到床上掏出本子來繼續自己大作,這想要成神那就要不斷的努力。現在已經寫了一百萬字了,經過張自輝三次修訂,現在隻留下六十五萬字,三十幾萬字就那麼沒了。但是他一點都不氣累,要寫的是流傳千古的小說,不能像後世那些快餐小說學習,人家在那裏是為了生活。而自己寫書是為了樂趣,現在家裏錢也快有一億了,夠三兄弟花了。
從書包裏拿出筆,本子,趴在那裏開始碼字。
“哥,又在哪裏寫你那本書?”自虎笑著在哪裏問道,自己這個大哥,沒事回來就在那裏寫書,現在電視多好看,機器貓,聖鬥士,克賽前來拜訪。有了電視以後,張自虎一天沒事就在那裏看電視,就是寫字時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