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氏給娘家人寫信,心裏還是顧忌著懷孕的女兒,若女兒肚子有個意外,粟氏相信師丞相更毫無顧忌。
粟家人來了之後,聽了粟氏的話,覺得粟氏瘋了,沒有證據的事胡亂猜測嚇自己。
這些年師丞相對粟家人是很大方的,自從粟氏跟了師丞相之後,粟家得到的好處越來越多。
而且粟氏生了三兒一女,師丞相怎麼可能會要粟氏的命,就算真的要害粟氏,也不可能讓粟氏知道。
再說了,粟氏不過病倒而已,又不是沒命了,把病養好了就是了。
粟氏知道娘家人不信,事實上她也相信,可人病的時候總會胡思亂想,再加上有人遞了消息過來,粟氏更加的敏感,覺得這就是真相。
粟氏讓娘家人幫她去查。
粟家人離開丞相府的時候,師丞相又給粟家人備了厚禮,粟家人心裏就覺得粟氏想多了。
紀琳琅在寺廟待了兩天,澹台修就帶著老夫人過來陪她了,至於勾引澹台修未遂的丫環和主導的李嬤嬤則被留在了大將軍府。
紀琳琅在感情方麵是很小氣的,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自己的男人被丫環惦記了,雖說背後有皇帝,還有李嬤嬤在攛掇,可紀琳琅還是牽怒了。
不過這個時候她確實也動不了打著皇後名義賜的幾個丫環婆子,現在處理了,皇帝那邊肯定還會再賜人過來,還不如留著帳到時一起算。
寺廟中的日子,澹台修的陪伴,紀琳琅過的很不錯,甚至覺得一直這麼住下去也是挺好的。
老夫人本就是個喜好禮佛的人,家裏還設有佛堂,這一到了寺廟老夫人誦經念佛,焚香跪拜,打坐抄經祈福,妥妥的出家人樣子。
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紀琳琅和澹台修都有些被老夫人這癡迷的勁給嚇到了,就怕老夫人一個想不開出家了。
澹台修甚至還悄悄地問老夫人,要不要找個伴再嫁。
澹台修從前沒覺得他娘這樣過日子有什麼不對,可自從娶妻之後,雖然他們還沒有圓房,但身邊有個知冷知熱,體貼入微,暖心暖身的愛人,日子過的很美好很甜蜜。
而他娘這麼多年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澹台修心裏都愧對親娘,他這個兒子還是太粗心大意了,不懂得關心親娘。
隻是澹台修的話一出,就被老夫人一掌拍了腦門差點打了出來。
“老娘要是再嫁,還會等到人老珠黃嗎,這輩子我生是澹台家婦,死亦是澹台家人。”
老夫人心裏也是相當的無奈的,這些年以寡婦自居,為亡夫守節,她常把這話掛在嘴邊,可澹台毅地下有靈認不認她這個‘妻’都不一定呢。
不過讓老夫人很驚訝的是,澹台毅和澹台明是兩兄弟,長相隻有五分相似,但修兒長大後反而像澹台毅多一些。
都是京城將門之家,老夫人自然也是從小見過澹台毅的,比澹台明還英俊出眾的一個人。
澹台毅從小就和娘家表妹定了親,隻是他還沒來的及成親,便英年早逝,定親的表妹便嫁人了。
若是百年後,和澹台毅合葬,老夫人也覺得怪怪的,畢竟她跟澹台毅並不是真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