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八月中秋德妃娘娘的生辰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鍾熹在繡架上仔細地繡著四貝勒所托的繡品,四貝勒並未告知具體要繡什麼畫,隻是說想彌補年幼時未在母親身邊長大的遺憾。鍾熹想了幾日,才決定了繡製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卷——親嚐湯藥。但其實在二十四孝中,令鍾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一卷,舜的父親以及繼母和繼母所生的弟弟因容不下舜,多次想置之死地。在舜修補穀倉的時候縱火,在舜掘井的時候往下填土。舜逃脫後毫不怨恨,依舊對父親和繼母畢恭畢敬,對弟弟慈愛。帝堯被舜的心胸所感動,最後讓舜成為繼承人。但鍾熹曾聽如風和如兒暗地裏談論過德妃娘娘對四貝勒冷清客氣,沒有像對十四爺般的關切,然四貝勒卻真心孝順德妃娘娘。鍾熹擔心如果繡製堯舜孝感動天這一卷,會讓德妃娘娘覺得意有所指,自己如舜的父母那般狠心。殊不知若幹年後,胤禛與鍾熹談起二十四孝時,二人隻覺堯舜孝感動天,今讀來甚覺諷刺。
幾經思慮後,鍾熹才決定繡製漢文帝劉恒親嚐湯藥侍奉母親的故事。既可表達四貝勒侍奉母親的夙願,又可以表四貝勒的孝心。
不知不覺間,已是尋常窗外一明月。鍾熹停下手裏的針線對絲綢的穿刺,來到了窗邊,想起雲格格站在在深深庭院裏,卻無法望見自己所思的人。
那我呢?沒有高貴的出身,就算有幸嫁給四爺,也隻是為妾而不能為妻。也會像雲格格那樣,在深深庭院裏望不見自己所思的人。而且四爺,不一定對我有情,雲格格與所思之人兩情相悅,而我隻是枝頭空寂寞。
這世間有多少人能與自己的年少所鍾在一起呢,也許再過不久之後,我也會被父親許婚給門當戶對的公子為妻。祖母常說,寧為農家妻,不為公府妾。祖母常講起她年少時的閨中好友自甘嫁於心愛之人為妾,卻終日被正妻淩辱踐踏,最後也失了丈夫的歡心。祖母說,若她的好友一開始就是為妻而不是為妾,哪怕失了丈夫的歡心或嫁給一個與自己門當戶對卻不是自己年少所鍾之人,隻要德行得當,也能得個安康自在,人這一生有數十光陰,何必總在意難以一生牢固的情愛,但正妻的位置和德行學識,總是能在手裏握著的。
鍾熹想著祖母的話,在窗邊沉思許久。自己與四貝勒的身份實在過於懸殊,這一切的情思隻是歸於自己的愛慕幻想。鍾熹決定慢慢放下那個入目驚鴻的人,先完成朋友所托,告知如兒雲格格的狀況,完成四貝勒所托的繡品。
既然成為不了你的妻子,那就讓我成為你忠誠的朋友吧。我會像對待如兒那樣的真心對你。我從你身上讀得出宏圖之誌,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你。
鍾熹決定明日與年府拜訪,告知如兒雲格格的事情,讓如兒安心下來。夜已深,鍾熹沉沉地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