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意越來越穩定,每天都能有十幾塊錢的收入,許大貴夫妻二人十分滿足。
可是許春花卻不滿意。
小吃攤的生意隻是她用來暫時過渡的,給她攢下一筆資金罷了,畢竟每一天她父母都要和城管們鬥智鬥勇,而且周邊還出現了一些眼紅她們家生意的攤主,也開始仿製她們家做同樣的吃食,這樣的人還不少,因此競爭也逐漸加劇。
半個月的時間,她攢下了二百塊錢,最終她決定拿這些錢去買股票,因為許春花想過,雖然有上一世的記憶,可是她並不會製作那些高尖端的設備,什麼手機電腦她都不懂,唯一能知道的就是後世很厲害的一些公司,她要在這些公司還沒有崛起的時候就投入資金,日後成為各大公司的股東。
想到這些,許春花隻希望她憧憬的未來快速來臨。
而此時,忙忙碌碌的許家村終於在眾人的不懈努力下竣工了。
充裕的資金,合理的勞動力分配,再加上老百姓對金錢的渴望,讓工程比洛長笙預期的還要早結束。
此時,一個占地幾十畝的龐然大物矗立在了許家村外圍,它全身赤黑,在太陽底下泛著閃亮的光澤,這麼一個奇奇怪怪的建築,以它為中心,朝著四麵八方發射出了一道道的電線。
當天夜裏,整個許家村的電燈全部打開,亮如白晝的景象讓全村的人都跟著歡呼。
洛長笙但笑不語,電業局的領導們笑得合不攏嘴。參與工程的專家們熱烈的擁抱在一起。
哢的一聲,一張照片記錄下了這個瞬間。
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不平凡的日子,改變了華國曆史甚至是世界曆史。
而他們完成的這項工程在未來會成為寫進教科書一般的存在。
這一天過後,許家村每家每戶都賺到了不少錢,而他們也把目光放在了洛長笙的身上。
經此一事,誰都知道許家四房的閨女許冬梅出息了。他們盼望著洛長笙帶領他們繼續賺大錢。
洛長笙也不負眾望,在發電站建立好並成功通電以後,她研發出了一款電動車,同樣是太陽能發電,彌補了一般儲蓄電池的耗電快和補充慢的缺點,而且跑起來更加的輕快。
這項研究很快就引起了交通局的注意。
如今的的大街上更多的是牛車,驢車和自行車,市裏麵會有長途汽車和公交車,電動車是什麼,他們聽都沒聽過。
洛長笙研製出來的這款電動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五十邁,之所以沒有在速度上提升,是因為她吸取了之前生活的星球的經驗,避免電動車成為馬路殺手。
而在續航功能上,太陽能電動車充電一小時,可以駕駛一百公裏。
這麼一款對環境無汙染,輕便快捷的新交通工具一生產出來,就引得交通局局長親自來到了許家村。
看到電動車的實體和騎行效果後,交通局的局長立刻給市裏的領導撥去了電話。
很快,在交通局局長一頓眉飛色舞的形容後,上級領導表示可以考慮,並且讓洛長笙準備好報告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