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它教你快樂,教你高尚,教你淵博。
\"我\" 是怎樣來的?女媧真的能造人嗎?在水中看東西為什麼要戴潛水鏡?揚聲器為什麼要裝在箱子裏?玩橡皮圈射\"紙彈\"的遊戲,為什麼\"紙彈\"用橡皮圈發射比徒手投擲更有威力?餃子熟了為什麼會浮起來?清潔劑是怎樣除掉汙漬的?警察叔叔是怎樣測試駕駛員呼吸中的酒精含量呢?這些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中國青少年百科全書》能將人類的起源解釋得清清楚楚,橡皮筋的彈動是力學,餃子等的浮起是熱學,清潔劑的原理是有機化學....
有段時間,我很煩惱,為電視屏幕的重影發愁。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真的是鬼影嗎?查找資料時,我發現有一篇解釋這種現象的文章,便迫不及待地讀起來。原來,這是一種簡單的電磁現象。電視天線不但接收到發射台直接傳來的電波,更可能接收到從附近樓宇反射過來的電波。電視畫麵是從左向右掃描的,直接波的畫麵先出現,而反射波的圖像就在正像的右方出現,這就是重影。隻要調整好電視天線,重影就會消失。我恍然大悟,講給媽媽聽,媽媽也如釋重負地笑了。
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我發現,日常生活中,包括學習、生活、遊戲,有許許多多的事是有趣的實驗:以指甲鉗剪指甲是杠杆實驗:用橡皮圈紮物是彈性實驗:踏單車是平衡實驗;推鉛球是斜拋實驗:電冰箱製冷
是
熱學實驗:在幹燥天氣脫羊毛衫產生靜電反應……我覺得每次讀書都是一次輕鬆愉快的旅行,閱讀的喜悅,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牛頓曾將手電的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如果沒有三棱鏡,能不能用反光的物體來代替呢?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我和小夥伴忙得滿頭大汗,終於用裝水的平底鍋和鏡子完成了這個光學實驗。我校正鏡子,不停地變換夾角,突然,對麵潔白的牆麵上出現了七色光,從紫到紅依次排列。\"我造出彩虹嘍﹣-!\"從此以後,小夥伴們對我更加佩服了,我心裏的那個美勁兒就甭提了!我還造出了一個\"檸檬電池\"呢。如果你想向我討教,我可要好好擺擺哦﹣﹣隻會告訴你參考資料,自己體會去!
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借著書,我和文學家們一起漫步在優美迷人的意境中;借著書,我和先哲們討論勞動的功用人類的起源:借著書,我和音樂家們一起欣賞月光下的風尾竹:借著書,我參觀了霍元甲的\"精武體育會\":借著書,我和劉翔、田亮、劉亞男一起衝刺奧運會;借著書,我和費俊龍、聶海勝叔叔一起乘著\"神舟6號\"遨遊太空……由於閱讀麵寬,興趣廣泛,在2005年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科普之星》知識競賽中,我榮獲湖北賽區小學高段三等獎。
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積累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在書中徜徉流連,樂不思蜀。可是,假如封建社會曆程更短一點,假如鄭和下西洋以後,先祖們抓住機會搞一次海洋革命,假如工業革命在中國來得再早一點,也許我們國家發展得更加強大,也許圓明園不會被毀滅,也許成吉思汗的\"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地\"的願望真能夠實現,也許\"兩彈一星\"上天得更早……我感慨萬千,整天整天地在《兵器知識》、《萬物大觀園》、《軍事大觀》等書籍裏探寶,希望能找到知識的寶藏、快速增加國力的方法、威力無比的震懾武器。\"飛魚\"艦載導彈厲害麼?\"宙斯盾\"是一種什麼裝備?美國\"挑戰者\"航天飛機為什麼會失事?什麼叫滑膛炮?太陽能電池帆板是怎樣工作、運行的?核彈是利用核裂變還是核聚變?等等問題攪得我寢食不安,可是我快樂,我開心。查找答案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現在我是一個小\"書蟲\"、小\"武器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