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硬貨龍”三個字,我立馬來了精神頭兒,就知道這大將軍墓氣勢不凡,雕梁畫柱,還用毒顱屍蓮給自己守墓,狗棚子裏決計不會連像樣的隨葬品都沒有。
在等級森嚴的皇權時代,地位極其明朗!有身份有地位的皇親國戚死了,講排場和門第,想裝窮隻怕都不允許!你裝窮省錢,那不是提倡節儉,而是丟皇家臉麵。不說也想定東陵和裕陵一樣,狗棚子裏滿當當價值連城的生坑貨,也得是金磚鋪棺,果不其然就發現了硬貨龍!
蹲下身子扒開碎棺木片兒,趁著師叔郭三才手裏的不夜,金燦燦的硬貨龍!果然是金磚鋪棺,頓時滿心歡喜用將軍劍撥開碎棺木片兒,整整齊齊排列有序。
師叔郭三才也是滿臉興奮!移近手裏的不夜,照著細細察看對我說:“劉梟師侄……這硬貨龍上怎麼還……還刻著畫呢。”
我被師叔郭三才提醒,湊近些,果然一塊塊排列有序的金磚上,刻著一些圖畫,不免好奇心大作!從師叔手裏拿過不夜,照著看了一遍,像是一副胡漢車馬出戰圖。一輛車馬上坐著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手持一柄長劍,像是在指揮戰鬥,前麵是一名車夫,給將軍駕車。身後都是手持戈矛的兵士,看樣子是在衝鋒陷陣,為國家邊塞安定跟匈奴人作戰……結合上麵一層雕梁畫柱,此幅胡漢車馬出戰圖應該是記錄墓主人生前的戰功卓著,類似墓誌銘……隻是這墓主人別出心裁,用圖畫雕刻方式把自己豐功偉績告訴後人……看到這裏不禁心裏暗暗慶幸,剛剛將軍僵算是高抬貴手,萬一他跳出狗棚子後,像地痞流氓一樣跟我拚命,我這會兒隻怕早就反聖成了土墊子了。
試想一位指揮萬人的大將軍,馳騁疆場跟彪悍的匈奴人作戰,必定極為英雄,不說跟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一樣,也是武藝超群,劍法精湛!要不然也不會把一柄黃金柄的劍當做隨葬品,跟自己為伴。
把名劍當做隨葬品,是有前車之鑒的事情。遠的不說,就拿半年前在裕陵,乾隆爺狗棚子裏就發現了莫邪劍,顯然這位馳騁疆場的大將軍,也跟那位風流皇帝乾隆爺有同樣嗜好,不過倒是都便宜了我這個盜墓賊!
陡然間,我如夢初醒般想到大半年前。搬山道人張藏鳳在摸取了慈禧老妖婆金棺裏的所有珍寶之後,沒有發現京城散居的老太監口述中所說的十八顆珍珠手串,於是他根據自己多年摸金經驗,就命令士兵翻開金棺,從金棺下的金眼吉井裏又摸出了不少珍寶!……像什麼一串無價之寶十八顆珍珠手串、金棗花扁鐲、綠玉福壽三多佩、白玉靈芝天然小如意、金鑲萬壽執壺、兩件金鑲竹石無疆執壺。此外還有金佛、玉佛、玉壽星等,足足裝了滿滿一箱子,雖說沒有落到我手裏一件,可是能看一眼都感覺不枉此生。
眼下我就把張藏鳳摸金井一事跟師叔郭三才說了。此話一出,他也說了洹洛幫挖寶人趙閻王也曾有過摸金井的經曆,當下我們叔侄忙不迭搬開一塊塊七八兩有餘的金磚,想找出這大將軍墓下的金眼吉井,可是盡管他可能是皇親國戚,但是扒開金磚鋪棺並沒有找到類似慈禧定東陵那樣的金井,摸金井是沒指望了。
師叔郭三才見我有些失望,就拿起一塊金磚對我說:“劉梟師侄這可是硬貨龍!一塊硬貨龍就能出碼不少大洋,別像趙閻王一樣,每次倒鬥後都罵挺屍小氣鬼,不肯往狗棚子裏多放硬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