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報社自然不會讓魏齊失望。
東方日報雖然後來自稱“連續38年來銷量第一!”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說法。
東方日報的創始人馬惜如因為70年代涉毒逃台事件在報業圈裏可謂十分的狼狽,《快報》就曾在78年9月期間連續多日頭條報道此事。另外,東方日報的報道也被批評不專業。一時間十分的狼狽。
東方報社副刊文主編收到《明朝那些事兒》之後,驚為天人。匆匆閱覽之後感覺這書果如作者所言:“曆史可以寫的很好看!”他當即斷定,這是本可以出版發行並且大賣的書。雖然書中的傾向有點親共--可以明顯的從字裏行間感受的到--但是確實是本難得的佳作。是需要用心品讀的好書。而且該書的觀點也可以稍稍改變下世人對東方日報的認知:東方報社不僅僅可以親國民黨,我們一樣能夠容納左派的書籍的。
真沒想到曆史原來可以這麼寫,曆史書也不這麼枯燥。
文主編抓住了這個機會,沒有讓它從自己的手裏溜走。他當即吩咐報社編輯聯係魏齊,然後給了魏齊文主編自己能夠做主的最高稿酬新人千字三百。文主編明白《明朝那些事兒》是魏齊的第一本書。而且魏齊非常的年青,二十一歲的年齡讓文主編有點稍微的妒忌。才華橫溢並且年青的天才值得文主編,東方報社的支持。
於是魏齊就得到了他來到香江的第一筆稿酬二十五萬八千!
二十五萬元還是太少了,距離魏齊的目標很遠。這些錢,買套讓家人居住不顯擁擠的房子都不夠。並且明年的房價更會瘋長,魏齊不願意等下去了。
因為魏齊心裏裝著石悅大大的原著,他寫(實際上是抄)《明朝那些事》用的時間相當的短。石悅寫《明朝》的時候光構思第一冊就花了六個月時間。魏齊寫完七部才用了不到半個月!他所花的時間都是用在手寫上的。現在不是21世紀電腦上打字,家裏的條件也不允許他買打字機,隻能人工手寫。好在不論是前生今世他都是用慣了鋼筆的人。字寫的不錯,手寫的速度也不慢。半個月的時間就把這部七百萬的巨著給寫出來了。
資本的原始積累從來都是血淋淋的,魏齊也不例外。《明朝那些事兒》在這個時空也徹底的打上了他的名字。這隻是個開始罷了,寫完《明朝那些事兒》魏齊也沒閑著,他又拜托魏靜給他搜索了一堆三國的史書。沒錯,魏齊寫的第二部書就是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
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讀起來也是妙趣橫生的,魏齊自然不會放過。“一家之言品三國”魏齊自然知道將來它能夠有多麼的火!魏齊是從《明朝那些事兒》投稿之後才開始下筆寫《品三國》的。胸有成竹之後速度自然不慢,魏齊想來再有幾天就可以寫完了。
這個寫作的順序是有講究的,《明朝那些事兒》先寫,讓人們有個印象,能寫出這樣一部有趣的史書的是個博學多才的人,然後再寫《品三國》讀者也就容易接受了!
魏齊打算在《品三國》完結之後開寫武俠小說。
七八十年代的香江,自從金庸封筆之後,隻靠著古龍的小說來撐場麵。古龍的小說代入感極強,自然是引人入勝!魏齊絲毫不懼古龍--他在曆史下遊,深深的知道武俠小說在金古梁之後就是盛極而衰了,至於溫瑞安也是武俠的最後輝煌了。溫瑞安的小說前期還行,後期麼,魏齊隻有嗬嗬了。你說黃易?魏齊表示黃易的小說不是武俠,是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