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齊花了兩天的時間終於搞定了《長生不死》和《夜店》的後期製作,這並不是說明魏齊的工作已經結束,他還要想辦法把這兩部片子推向大熒幕!
香江的院線當時是邵氏和嘉禾兩份天下,左派聯盟的幾家小的放映廳可以忽略不計。
邵氏院線主要放映邵氏出產的影片,邵氏實行流水製片,片源充足,自家的拍片都安排不過來,更何況是別人的片子。
而且邵氏的摳門全香江人都知道。缺錢的魏齊自然不會選擇邵氏。
更何況邵氏掌舵人六叔還是無線的大股東,有麗的自己人覺悟的魏齊下意識的就把邵氏當做敵人,邵六叔的為人做派不符合魏齊的胃口。
魏齊通過三毛大哥的引薦來到了嘉禾映像。
提起香江電影就不得不說嘉禾的領袖鄒文懷。
鄒文懷是廣東大埔縣人,1927年生於香港,1940年與家人移居上海,畢業於上海著名的聖約翰大學新聞係,1949年返港定居後,曾任《英文虎報》體育記者兩年,並主持《********》8年,1958年加入邵氏,由宣傳部主任幹起,直至升任總經理。鄒文懷深諳營銷宣傳之道,邵逸夫見其也是如獲至寶,對鄒文懷言聽計從,邵氏60年代在海外的一係列大動作,包括攜《楊貴妃》參加戛納電影節,都是鄒文懷一手促成。鄒文懷在邵氏工作了12年,一直扮演著邵逸夫手下第一能臣的角色。他提出建立的大片場製度,與何冠昌一起謀劃的“武俠”格局,讓邵氏電影在當時的香港影壇獨樹一幟,也開創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輝煌時期
隨著邵逸夫決意削弱電影投資,加大電視城建設,以及後來成為邵逸夫夫人的方逸華權位的上升,矛盾一觸即發。鄒文懷遂帶同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自組嘉禾影業。
鄒文懷在1970年離開邵氏的原因有二:一是邵逸夫的紅顏知己方逸華女士在1969年加盟邵氏,這就對鄒文懷的位置構成極大的威脅,他不再是邵氏的二號人物了;二也是關乎利益的問題,鄒文懷在邵氏的權力再大,也不過是替人打工的,大筆的財富還是進入了邵逸夫的戶頭,於是下決心自立門戶,擺開了陣勢和邵逸夫展開了長期的對台戲。
在電影圈流傳最廣的一段故事,是說鄒文懷一邊給邵逸夫打工,一邊將以《獨臂刀》而出名的邵氏影星王羽撬過檔,為了避過禁製令,把《獨臂刀大戰盲俠》安排在台灣拍攝。邵逸夫知道後大怒,該片上映時,邵逸夫指“嘉禾”侵犯版權,因為武俠名片《獨臂刀》一片的版權始終歸邵氏所有,兩人都是親自上法庭對簿公堂,官司打了足足一年,花掉的律師費超過100萬港元,直到電影映期結束還未完結,足見兩人的水火之勢。這筆龐大的律師費用也讓鄒文懷感到力不從心就在嘉禾公司岌岌可危之際,一個重大轉機出現了,在美國發展的功夫明星李小龍期待回港發展,他屬意於當時香港最強盛的邵氏公司。邵逸夫當時已坐擁幾十億身價,不可能像過去一樣隨便地和哪個明星洽談,對於李小龍表示出想要加盟邵氏的願望,邵逸夫給出的答複是讓李小龍回到香港再談,而且也沒有應承李小龍開出的片酬價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