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完早餐,奶奶回房間念佛去了,爺爺說到公園去,媽媽她們逛街去了。我就回的我來到時的那書房,要理一理情況。
現在我的家庭基礎不錯,未來的大勢也基本清楚,加上上世是廣粵人,對於香港娛樂圈一點也不陌生,而是非常熟悉,從小就是在港台文化熏陶下長大的,後來自己有比較宅,喜歡一個人在家上上網之類的,了解到一些香港圈下麵的事。現在老爸有電影公司,如果利用自己對未來了解的優勢,說不得能把華星搞得和新藝城、嘉禾那樣的大公司也不奇怪。
現在重要的就是分析一下,要怎麼走,這樣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先是現在的三巨頭。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進入80年代,邵氏電影已然風光不再,奉行多年的片場製度使得決策者思路老化,跟不上時代步伐。依舊沿襲六七十年代片場搭景的拍攝模式,較之嘉禾拍片踏遍世界名勝實地取景的大手筆來,未免寒酸太甚。再者,邵氏一味降低成本,勢必影響影片質量,進而導致創作保守。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好像85年的時候把院線買給了德寶。做電影如果沒有院線,受到的製約是很大的,現在的德寶還不知道在哪裏呢,如果能搶先把邵氏的院線買下來,就有跟嘉禾和新藝城並立的條件了,後麵的德寶就是靠著這條院線站在香港一流電影公司的地位。
嘉禾現在就是老大,邵氏和新藝城老的老小的小,跟本就沒有得比。1981-1983:成龍的“A計劃”繼續為嘉禾電影在日本開創前所未有的高峰。1981:嘉禾以破紀錄的五百萬美元片酬,邀請畢雷諾士演出“炮彈飛車”一片。1983:鄒文懷先生獲美國戲院聯合會頒發‘ShowmanoftheYear‘大獎。同年成龍為嘉禾演出首部荷裏活片‘TheBattlecreekBrawl‘。現在的嘉禾風光無限,而且還有很久的風光,隱隱整個80年代初都是香港老大的感覺。將來跟嘉禾的鬥爭不會小。
現在說說新藝城了。由麥嘉﹑黃百鳴﹑石天創辦於1980年9月,它隸屬於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由一個地產財團“九龍建業”支持。他們也有一條院線,就是金公主,他們公司攝製的第一部影片是《滑稽時代》(吳宇森導演)。去年和今年的最佳拍檔票房大賣,緊逼著嘉禾。新藝城還會火幾年,整個80年代他們的房展都是不可抑製的,直到90麥嘉﹑黃百鳴﹑石天散夥。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曾誌偉、泰迪羅賓組成的七人創作小組,號稱新藝城七怪,碰撞出不少火花,新藝城前期的經典之作幾乎都是他們群策群力的結果。七人小組的成員各有所長。這也是一個很牛13的對手。
除了三巨頭,將來或許還有兩個對手,一個就德寶了。1984年由洪金寶和岑建勳創立,後由潘迪生收購。1985年接手邵氏兄弟(香港)院線後,迅速壯大,和嘉禾、新藝城並列香港1980年代三大電影公司,1992年結業。
還有個對手不可小視的,就是永盛,1987年,向華強和弟弟向華勝創辦“永盛”電影公司,喜歡看港片的人都知道,一般永盛出品的電影,前麵的出品人、製片人等很多就是他們兄弟倆的名字。對於不太了解香港電影的人來說,知道向華強這個名字的人可能會很少。但是看過周潤發的《賭神》的人可能都不會忘記電影中那個不苟言笑,盡職盡力的發哥的好兄弟——龍五,這個扮演龍五的人,就是向華強是香港娛樂業大亨,永盛、中國星、一百年電影公司的老板。不過現在的,永盛也還知道在哪裏,向華強和弟弟向華勝兩個可能還在管理他們的新義安呢。就不知道跟老爸有沒有什麼關係,大家都是混黑的。這是不是個對手,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