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對顧氏的剖析(1 / 2)

高大的寫字樓裏,陽光透過幹淨的玻璃灑進來,幾個人正埋頭工作著,沈良辰抬頭問旁邊的小劉:“怎麼樣,整理出來了嗎?”

小劉答了句“快了”她看了許久材料,越看越皺眉,終於對她旁邊的沈良辰發出了她的第一問:“沈律師,這從盡調結果來看,這個目標公司華彩科技最近幾年的財務數據都不太好看啊,幾年都處於虧損狀態,而且這幾年也沒有出過什麼有市場影響力的產品,中間推出過兩三個產品也沒有起什麼水花,委托人顧氏這邊一直是經營傳統行業,地產和酒店之類的,為什麼會去收購一個接連虧損的跨行業的公司呢?”

小劉若有所思的說完,不等沈良辰回答,又自顧接著說:“而且...華彩科技是一家輕資產公司,名下根本沒有什麼值錢的財產,這幾年接連虧損已經快資不抵債,隨時都有可能被申請破產的風險,我實在想不明白,顧氏為什麼要來接手這樣一個盤,而且看他們公司的態度,還相當重視這次收購。”

“傳統企業跨領域收購一個科技企業,目的為了擴展經營領域打入其他市場而已,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齊律師搶在沈良辰前回答到。

小劉繼續孜孜不倦的問:“可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會去收購一個自身經營都成問題的企業呢,就不怕折了嗎?”

沈良辰這次回答到:“這種企業,急於融資,收購成本就低,收購者用低成本就可以實現控股”

小劉看看齊律師又看看沈良辰,拿筆戳了戳腦袋:“我還是不懂,就算低成本收來,企業無法扭虧為盈活過來的話,那就還是虧啊,成本再低也是成本吧,顧氏人傻錢多不成?”

齊律師放在手裏的筆,雙手交握在桌上,盯著小何:“顧氏不是人傻錢多,恰恰相反,它是野心勃勃,”

他將眼神移向對麵的沈良辰,見沈良辰對他會心一笑,便移回眼神對著小何繼續說到:“你前麵的分析都很對,那麼,顯然,顧氏看中的不是華彩科技現有的市場價值,它恐怕,是想...買殼上市,以最低成本收購一家將死的公司,將它運作上市,進入資本市場,這應該才是顧氏真正的目的。”說完他和沈良辰對視一眼,雙方會心一笑。

小劉依然不明所以,繼續發問“可是齊律師,華彩不是上市公司啊,它隻是一家的普通的股份公司,顧氏要買殼,應該直接去買上市公司啊,這樣豈不是還少了運作上市的成本。”

何晨比小劉大兩歲,雖是新人,多少也是過了實習期開始執業的律師,他聽到小劉的問題,側頭回答小劉:“他如果要收購上市公司,根據【證券法】上市公司收購製度,那他在收購完成以後18個月內手裏的股票都不能入市交易或其他方式轉讓。而且!收購上市公司的成本和收購一家本就經營困難的普通股份企業,那成本能一樣嗎”說完轉頭笑嘻嘻看著齊律師和沈良辰“是吧齊律師沈律師嘿嘿?”

“我隻是不明白顧氏是本地地頭企業,在本地傳統行業占有相當的市場地位,自身資本金充足,實力雄厚,要上市的話,用顧氏上市豈不是更加容易,對市場更加有說服力?”何晨收起嬉笑一臉認真的繼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