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蕭勝隻在家裏安穩的呆到初二,從初三那天開始,到蕭勝家拜年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當然蕭勝一家人也要去別人家拜年。
蕭家是個大家族,老一輩就是當年隨富俊將軍移民雙城,一直到蕭勝爺爺這輩都是滿族,可是因為十年動蕩的不穩定因素,蕭勝的爺爺托人把當時的戶口改成了漢族。
有點跑題,反正就是說蕭家在這個老城有很多親戚,每到過年蕭勝一家人就要去走親戚。走親戚拜年也是中華民族光榮的傳統,很多平時不走動的親戚,在過年拜一次年,那心裏的距離就拉進不少。
轉過正月十五,孩子們就又要上學了。新學期開學蕭勝仍然還是幼兒園大班的學生,唯一改變的就是自己長大了一歲,自己今年六歲了。
想到這蕭勝不由的想起過年的時候父親和母親的對話
父親看著三個又大了一歲的孩子感歎說“孩子長大了。”
母親卻說“大什麼,炕頭大到炕稍,不過才長一歲而已。”
父親說“他們大了一歲,就多懂一點事,等到他們真正長大的時候,就不需要咱們了。”
母親當時是靠在炕上的牆邊,一邊磕著瓜子一邊說“是啊,孩子們大拉就不需要咱們了,勝子現在就很懂事了,你記得當初他這麼大點的時候到處亂爬。”說著用手筆畫一下嬰兒大小的距離。
父親沒回答母親的話,他隻是滿臉微笑,一副幸福的樣子。
八幾年,三個孩子是明顯的超生,蕭忠凱卻堅決的要了三個孩子,他知道養育三個孩子的負擔,他知道要三個孩子,不但要交納高額的超生罰款,還要為之奮鬥一輩子,就這還都不知道能不能養活起三個孩子。
可是他堅決的要了,雖然他是一個高等知識份子,可是兒孫滿堂是他這輩子的願望。
想到這他坐到楊麗蓉的身邊輕聲道“這些年苦了你了。”
楊麗蓉沒說什麼,淡淡的兩行淚順著眼角默默的流下。
可能曾經父母就有過這樣的對話,但是當時的蕭勝卻沒有什麼想法,蕭勝心裏卻默默的說著,隻要有機會,上輩子這輩子的父母親情我都要還上!
等一個機會,蕭勝一直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讓父母擺脫曾經命運的機會。這個機會確實來了,不過這個機會來的卻有點晚,因為它到來的時候,蕭勝已經七歲,並且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由於蕭勝的重生,這段記憶也有了一點改動。
蕭勝這時候不是在曾經的一年級二班,而是在一班,張琳、張小月、古月月和李天野都被分到一班,隻有張棋被分到二班。不過在他父親張斌的走動中,張棋還是被分到一班。
最讓蕭勝感歎的是,他的學前班老師,劉小丹竟然沒被學校開除,反而被晉升到他們班當班主任,想想她身上發生的事情,蕭勝知道了,那次由於他的勸導,劉小丹沒有耽誤學校體檢,也就沒有了被開除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