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表裏不一”的顧念(1 / 2)

好吧,顧念同學又開始天馬行空的精分想象了,而真實的情況則是這樣的:

“小顧,真是對不起,這次的事要不是因為我沒有盡到職責,也不會鬧成這樣,真是委屈你了。”孫誌是張鵬手術的主刀醫生,手術過程中的一個判斷失誤,導致張鵬最後連手術台都沒下就沒了生命體征。

可是,這樣的結果卻要讓一個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小姑娘來“背黑鍋”,他確實是覺得有些良心難安。但考慮到自己的前途,所以將事情最後的走向變成了如此這般。他雖然愧疚,但卻絕不後悔。此時等在這裏,也不過是想要讓自己良心上好過一些罷了。

“孫主任,院方已經有了結論,多說無益。”

對於這件事,顧念實在是不想再說下去了,說多了隻會讓她覺得惡心。已然有了結果,解釋再多也是徒然。除非,有誰能改變現在的局麵,讓她不用受委屈。

當時主刀的是孫誌,做決定的是孫誌,雖然顧念當時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孫誌自認為自己經驗豐富,對於顧念的提議並未采納。但出了事,卻是她來“背黑鍋”。說實話,她心裏肯定是很不舒服,但她的不舒服也改變不了什麼,不是嗎?所以,還是想辦法讓自己好過點吧。

“唉,小顧,孫叔再進去和院長談談,看看能不能處罰的輕一點。”從年齡上來說,孫誌和顧念的父親差不多算是同齡人,所以,這一聲“孫叔”倒也不為過。

顧念淡淡一笑,擺了擺手,然後,緩步離開了。真心不想在這裏虛以委蛇下去。

她承認自己很不耐煩那些人際交往中的虛頭巴腦,不耐煩去分辨別人的真情或是假意,或許,她是真的不適合太過複雜的人際環境吧。

隨著走出校園,走入職場,她愈加的發現自己不喜歡這樣。這種不喜歡是本能的排斥卻又不得不接受的無奈和彷徨,更是對現今社會畸形弊端存在的厭惡和掙紮。

他們這個圈子,並不是河清海晏的清明,存在著很多讓人覺得不好不適不願接受的現象。就比如說她的導師傅青雲傅教授,就因為被人惡意盜取研究成果而在心灰意冷之後暫退二線,其實,這也是她當時沒有繼續留在尚海的真正根本原因。

沒想到換了個環境之後,居然還會遇到如此惡心的事情,而且還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她迷惘,她彷徨。

是隨波逐流的被同化,還是堅持自己的被排擠被打壓?她需要時間想清楚。或許,會有其他選擇也未可知。

那麼多人際關係需要維係,那麼多的事情需要圓滑處理,那麼多的報告需要粉飾上交……可是,她原本隻是想要做好本職工作精進自己的技術就夠了的。結果卻是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到這些不喜歡的事情上。難道……這就是長大後的世界嗎?小心翼翼的維持著表麵的平和,而不去在意內裏的腐壞惡臭嗎?

其實,成年人的世界裏,哪有什麼肆意而為的瀟灑?都隻不過是曆經滄桑的妥協罷了。是否,她最後也會不得不的去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