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笛打開一看,竟然是好久沒人說話的高中宿舍群。
室友A:路笛你快出來!你怎麼和周自悉一起合照了?你們在一家公司嗎?
室友B:周自悉是誰?
室友C:同問。
室友A:周自悉就是我們以前的初中同學。要不是他們倆朋友圈都發了同一張照片,我都不會發現……
室友C:哇~初中同學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緣分呐~
路笛看完一連串消息,回到朋友圈才發現,原來周自悉也發了那張照片。
她連忙在群裏解釋。
路笛:他工作室和我實習的公司有合作。今天晚上聚餐了,啊不,是散夥飯。
室友A:他工作室?他是老板?
路笛:……算是吧。
室友A:牛哇!
老板……路笛總覺得這個身份套在周自悉身上怪怪的。
室友B:你在公司實習,他在公司談合作,人和人的差距~
路笛:……
室友A:怎麼說話呢?不過話糙理不糙,確實有點尷尬……
路笛:……這差距我已經感受了兩個月了,你們不用提醒我。
室友A:不過他這樣我也不驚訝,感覺他以前就挺有自己想法的。他現在怎麼樣啊?看照片變化也不大。
室友C:哪個是他啊?圈出來給我們也看看,我們其他人沒有他朋友圈!
路笛:他沒怎麼變吧……
室友A:[圖片]喏,這個就是他。
室友C:謔,還挺有台型,就是不太像同齡人,有社會精英那味兒了。
室友B:確實。
路笛打開照片又仔細地瞅了瞅,果然不是她一個人覺得周自悉有點老成。
周自悉的老成不僅表現在外表上,性格上也是。
可能是話不多的原因,周自悉有種超越年齡的沉穩,讓人覺得可靠。
大概當初,路笛就是被他的這一點吸引了吧。
他會顧忌別人的感受,會換位思考,替人解圍,會很“紳士”地讓著別人,他現在也是這樣,一直都沒變。
有一次學校組織班級春遊,坐著大巴到目的地要兩個小時。
路笛小時候很容易暈車。
老師在車上問大家,“那些同學要暈車的坐前麵來啊,前麵同學主動一點換一下座位啊。”
路笛害怕被大家看到自己暈車的狼狽樣子,所以一早準備了清涼油,一上車就塗在了太陽穴。
但是如果能坐前麵的位置是最好的。
路笛起身,和幾個暈車的同學往前走。
前排都是班裏高個子的男生,在排隊上車的時候是排在最末的。
包括周自悉。
她看到前排那個熟悉的後腦勺。
周自悉和幾個其他的男生交換了一下眼神,緊接著起身朝後麵走。
大巴裏過道狹窄,他們走的很慢。
他沒有看她,隻是在擦肩而過的時候側了側身,示意她先過。
雖然隻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對於當時已經喜歡上他的路笛來說,實在難以忘記,讓她心跳不止。
膽小的暗戀者總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上,想方設法地和對方扯上關係。
把作業挨著放,叫名字的時候會一起叫到;
聽他喜歡的歌,發呆的時候輕輕哼著;
打著為班級加油的幌子,目不轉睛地盯著籃球場上的他看;
模仿他的筆跡,被同學說和他的字好像……
這些事情,算起來已經過去了六七年,如果不是和周自悉重遇,恐怕不會再記起。
有時候路笛回想過去,也不懂那到底是不是喜歡。
最後她將自己的這段暗戀經曆總結為:在怯懦又情竇初開的年紀,遇到了一個——好人。
她可能是太渴望別人的在意和溫暖,才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