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瑩提著一顆心,期盼著表演老師對宋梔的態度更多的是偏向厭惡。
宋梔才來一天,三門功課已經得到了兩門老師的認可,而台詞老師雖然說當眾點出了宋梔台詞上的不足,卻也最多算是常規的指點糾正,都沒有訓斥,如果表演老師這位出了名擅長把人罵得狗血淋頭的人都對宋梔放鬆了,那宋梔豈不是在每個老師哪兒都沒什麼困境了?
她可不想看到宋梔如此的順風順水。
徐瑩在心裏求爺爺告奶奶,最終不負所願的等到了表演老師開口訓斥宋梔,“不會除了說,還得學,自己演不出來總知道看別人怎麼演吧?”
“看一遍不會就看兩遍,反反複複跟著學,跟著練,要是兩個星期後你還學不會個像樣的表情和動作,就滾出這個班,找別的老師教你,別在我麵前礙了我的眼。”
都要把宋梔掃地出門了,這話可謂是說的非常重了。
徐瑩滿意的唇角勾起一抹笑容。
其實以表演老師的性格,掃地出門這話幾乎成了她的口頭禪,她對每一個學生都這麼說過。
而這話有意思在於,老師真的說到做到,迄今為止被趕出她表演班的學生,少說也有二十來個了。
宋梔來這兒可不光是為了學習,更重要的是錄製節目,她在培訓營的成績高低,表現好壞,都是要呈現給觀眾看的。
對於她們這些學員來說尚且足夠傷心一段時間的更換班級,放到宋梔身上,那就不僅僅是傷心這麼簡單了,一旦這件事成真,宋梔將會成為全網的笑料。
徐瑩一想到那個場麵,就忍不住提前高興了起來。
宋梔在別的功課上下點功夫,或許能博得一個好名次,但是表演這種講究天賦為基礎的課程上,宋梔隻有栽跟頭的份兒!
徐瑩等著看宋梔在培訓營,乃至於是整個網絡上出個大醜,而宋梔卻並未想得那麼深遠。
她練習生時期,編舞老師曲樂看似溫和好相處,其實對她的要求極高,說話縱然沒有這位表演老師那麼直白,卻也是句句紮心。
跟著曲樂學了三年,宋梔早就從起初聽到這類話,心裏還會難受,進化成了自動忽略對方言語的訓斥和語氣的衝勁兒,直擊核心去想對方希她從這些話中明白的道理。
就像表演老師,她說話的重點不在於你做不好就得滾蛋,她的重點在於你做不好,就要先學會模仿。
演戲,本來就是一種模仿,模仿人生百態,模仿各種各樣的人,進而理解、成為那個人。
而宋梔最擅長的,就是照著學。
就像學跳舞,那也是跟著編舞老師的動作學。
領悟了這一點,宋梔就不再一味的聽表演老師提出的要求,而是去看表演老師的示範,看她對表演這兩個字的表達和理解。
然後她就發現,老師在表演這件事上,信念感極其強。
明明是無實物表演,對麵也沒有對手演員,可她卻能演得不僅讓演員本人身處戲中,還讓看戲的人仿佛也置身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