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炫耀戰績(3 / 3)

另外一些人呢,聽過養敖後麵的介紹他才知道,弄了半天也都是從別的地方逃到胡國的。一個身高體壯,但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人,叫欒元,是欒氏家族的頭領,欒嘉的大伯。他們家是50多年前從晉國避難來胡國的。雖然他們來這裏時間長,晉國也比楚國地位更高,但近些年,他們有意低調,對歸豹、歸章兩不得罪。“坐山觀虎鬥。”薑海濤忍不住低聲說了一句。養敖開頭沒聽清,聽他重複和解釋後哈哈笑了起來,說他講得真形象,一定要告訴公子。

然後他告訴薑海濤,坐山觀虎鬥的不止欒氏一族,還有華、向、魚三家,一起從宋國逃來的。人群中玉佩最多、衣服最漂亮的那個中年人就是華梁。一直站在他身旁的是向緡(n2),有點駝背。魚氏家族的老大叫魚偃(yan3),養敖指了兩次,薑海濤才認出他,因為他的穿著非常樸素。剛才戰車、車弩、兵器過去時,薑海濤就注意到這個中年人不停地跑上去東摸西瞧,非常感興趣。他當時還以為是哪位貴族的門客。養敖說今後薑海濤免不了要和他打交道,得小心點。

薑海濤正準備詢問為什麼,步卒和俘虜已經全部入城了。歸豹進行的這場“武力炫耀”、“肌肉展示”,可以說圓滿成功,因為在隨後“領導幹部”車隊前往宮城時,兩旁的百姓明顯地都在看歸豹,議論歸豹。

--------------------------

一路過去,薑海濤發現這裏的房屋比蓼城裏的更大,而且木板房更多,土房比較少。大多數木板房都建在一個土台上,土台高度大概在半米到一米之間;房頂上有的有瓦,但也有不少鋪的隻是茅草。看用途,大多是住家、工匠鋪,什麼餐飲酒樓的很少。不過穿過這些街麵房的縫隙和一些小路,可以看到後麵基本都是土房。寬窄不同的土路把城裏分成了一個個小區,很有規劃。

走了不到一公裏,就來到宮城門口。這裏也有護城河,但寬度不過十來米。宮牆比外麵的城牆略矮一點,左右估摸著五六百米長,也就是一裏多。但是宮牆上麵的城樓、角樓,看起來並不比外城差。穿過吊橋、城門,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廣場,比他們學校的操場還大。薑海濤看著領導幹部們的專車一輛接一輛地停在那裏,心說這簡直就是一停車場嘛。

廣場前正對城門,是一座高大的三層建築,讓薑海濤感到非常驚訝。

首先是因為它很高,至少二十多米。後世樓房雖然更高,可是誰的層高能達到六七米?第二,是它非常寬,有100來米。中間是一條寬大的石板台階,估摸著有二三十米寬。石板台階的兩旁是一排房屋,斜坡狀的屋頂上就是第二層。第二層周圍似乎是一圈十來米寬的環形平台,中間是六七十米寬的一排房間。當然了,正中是繼續向上通去的石板台階,一直到第三層的那個最大最高的木板房。木板房有三四十米寬,七八米高,柱子、木牆、窗戶上都有彩繪,還有屋頂的陶瓦,一看就是“高檔”宮殿。下麵兩層的房屋外也有彩繪,半坡屋頂上也是陶瓦,不過看起來略為簡單點。

這座高大的三層宮殿的外形有點像很多電視劇裏經常見到的,就是涿州影視城的那個。什麼《英雄》、《漢武大帝》不都是在那拍的嗎。隻不過這裏的大殿稍微小一點。

“啊!這得多少房間啊!”薑海濤不由得發出一聲感歎。

廣場兩側是一些小點的兩層建築,看起來就簡單一些,至少柱子上沒有彩繪,隻有紅色的漆。薑海濤隨後發現它們的一層大概是馬廄,因為歸豹的戰車被馭手駕過去,解下了戰馬。

下車後,養敖拉著薑海濤走在最後,悄悄地告訴他:前麵那個大殿就是歸豹他們平常議事的地方,後麵是更多的房間、倉庫、花園、馬場,還有兩個小工場,他和那些工匠們今後就在那工作。薑海濤聽後感到有點驚訝,心說皇宮裏不是隻有太監嗎,難道要把自己閹了!

--------------------------

[注020401]:城闕、角台、角樓,都是東周時期就已經成熟的城防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