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地享用完1987年的第一頓中午飯,把碗丟給怒視自己的小姑,拍拍鼓脹脹的小肚子,周亮決定溜達溜達好消消食,外出是不用想了,剛準備出去東屋看看,在門口就被要進來的媽媽給攔住了,東屋門跟外屋門都敞開了,散著屋裏積聚的瓦藍的煙氣。
媽媽關好門,招呼著小姑一起上炕來,廚房的煙道跟東西屋的火炕都是連通的,控製主要是靠炕上的插板,剛做完午飯,炕上熱乎乎的,坐在上麵很舒服。周亮聽著媽媽說著。東屋裏在散著煙氣,隻好任由媽媽拖下自己的小棉鞋,爬到裏麵,靠著姐姐躺在窗戶邊,曬著太陽,暗自安慰自己,自己還小,還不著急減肥,等以後多活動剛活動,隻要不成胖墩兒就滿足了,一邊做著自己的心理建設,一邊在陽光的撫慰下打著瞌睡。
迷迷糊糊中,媽媽輕輕的叫著周亮,周亮清醒過來,看了看,牆上的鍾已經走到了三點的方位,身邊的姐姐已經穿好衣服,奶奶正在給姐姐係鞋帶,周亮任由媽媽給自己穿上棉襖,穿上鞋子,係上鞋帶,其實穿衣穿鞋的事情周亮已經能自己做了,但是脫下薄棉衣穿上了厚棉褲的周亮試驗過,係自己的扣子跟係自己的鞋帶實在是難度很大的活,穿好衣服的自己簡直就跟以前在網絡中見過的一樣,紮著胳膊撂著腿,胳膊腿回回彎兒,都會感覺到衣服強力的束縛,隻能任由著自己被擺布。
下了地,東屋的牌局已經散了,小叔端著滿滿一大撮子的瓜子皮,正在填爐子,屋子裏的煙氣已經散過了,大概門開的時間有點長,就算是外屋地裏爐筒子燒的都發紅了,東屋裏還是有些涼。
小姑去洗了洗,把臉上的鋼筆點洗掉,加入了炕上的包餃子大軍,元旦,就算現在的人們不重視,也還是陽曆的新年,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盆裏的餡子是豬肉白菜的,現在的冬天就是東北老三樣,土豆,白菜加蘿卜,土豆蘿卜那是不能包餃子的,餃子的餡料也就剩下白菜,酸菜。
新鮮菜要到年跟前才會由供銷社從南方拉回一輛車,想買沒熟人就隻能排隊,就算是有熟人,也就能多分那麼一丁點,兩三頓就沒了,所以不到過年想吃菜,免了。
至於大棚菜,還沒聽收音機裏說過,周亮自然不能拿出來亂說,菜籃子工程還沒有開始,冬天還要靠著幾大缸酸菜熬日子,今年好些,小叔貢獻出他的一部分分成,買回來不少的豬肉跟小雞,才讓周亮覺得日子好過些,至少頓頓都有了油水。
馬嬸收完今天下麵送來的貨,跟馬叔,馬莉一起過來了,馬嬸因為每天要收貨,要檢查質量,壓根沒時間搗弄吃的,平時跟馬叔有時候在家對付一口飯,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這邊吃的,反正是合夥人,還是多年的老鄰居,也不外道,洗了手,就開始包起餃子來,馬莉這幾天住在前幾條街的馬爺爺家,沒在家裏住,今天才回來,跟著姐姐念叨起前一陣小姑教的英語,在清脆的A、B、C、D中,在東家長李家短的閑聊中,餃子很快就包完了。
搗好蒜醬,倒一小碗醬油,端上一大盆酸菜湯,就等著餃子出鍋了,馬叔跟爸爸,小叔坐在一起,商量著過年的事,前一陣爸爸的同學回來,喝酒的時候告知自己在縣城裏的五交化家電公司裏當上了組長,問問要不要買啥電器之類的,現在電視,錄音機還是緊俏物資,沒有門路別想著能拿到手,當時由於剛成立公司,加上積累原材料,爸爸跟馬叔都沒敢動心思,現在剛剛分完第二筆分成,買電視機的想法就自然的產生了,聽著大人們討論要買電視,姐姐跟馬莉的耳朵就豎了起來,帶著無比渴望的目光注視著兩個當家作主的家長,也許是抵不過孩子們得眼光,也許是早就有了心思,爸爸跟馬叔拍板決定一家買一台。小叔自告奮勇的充當找爸爸同學開條的聯係人。
揉揉被姐姐跟馬莉的歡呼聲震的發麻的耳朵,現在的電視機才14寸,電視頻道也隻有中央一套跟省台,沒什麼看頭,感覺著還不如收音機呢,再看爸爸跟馬叔那自豪的神情,周亮猜測,絕對是掙著錢了,不顯擺顯擺心裏難受,古人不是有句話麼,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看來古代人跟爸爸他們一樣,都好顯擺,周亮暗自腹誹著。
端著餃子進來的小姑聽著姐姐她們在喊,“要買電視機嘍,能在家看電視嘍”
忙放下盤子,問清楚後,也歡呼著向著還在廚房忙活的奶奶、媽媽和馬嬸去通報消息去了,一番忙碌之後,大家坐在桌子旁,舉起酒杯,在撒麼了一下,嘟囔著連飲料都沒有的周亮的明天會更好的祝詞中,哄笑著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