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落後就要挨打(1 / 2)

最終沒得到回答的周亮,在喝了一杯溫水後被送回媽媽身邊,中午媽媽在農機站的小鍋爐房裏熱好帶來的三份飯菜後,掐點進來的爸爸帶著厚厚的手套,把飯盒端進了媽媽的辦公室。

周亮的小飯盒裏裝著菜是雞蛋餅,爸爸媽媽的,裏麵是燉的白菜片、土豆片。裏麵的不多的小肉片都被媽媽挑到了周亮的飯盒裏,心裏暖暖的周亮,把雞蛋餅用筷子費力的夾成三塊,夾進爸爸媽媽的飯盒裏,端起飯盒躲避著媽媽爸爸夾回來的筷子。在爸爸媽媽放棄堅持後,一家三口開心的吃起了午餐。

悶到中午終於帶著濃重煙味開門出來的鄭站長這時候走進媽媽的辦公室,看見一家三口在聚餐的場景愣了愣,小聲叨咕了一句“都到中午啦。”

然後對著爸爸媽媽說:“周兒啊,你去叫維修點的人都過來,我就不跑一趟了,讓他們沒吃完的到這邊來吃,小林啊,你通知一下,叫大家一起過來你們這辦公室,一起開個會。”

爸爸媽媽答應一聲,放下筷子,各自出去通知大夥了,鄭站長沒在意周亮的小白眼,直奔鍋爐房,取回熱好的餃子,擠坐在周亮的身邊,吃著飯,順便給周亮夾了幾個餃子,周亮也就不在意了。

爸爸媽媽回來了,繼續吃著飯農機站的大夥三三倆倆的進屋了,很快人都聚齊了,等著大家都吃差不多啦,快速吃完飯的鄭站長清了清嗓子,站起來,把報紙遞給吃完飯的出納,他的準兒媳婦,劉燕劉姑姑,在周亮的體係裏。還沒結婚的通通都是姑姑,結過婚的才算阿姨,劉燕剛從技校分配到農機站一年多,長的不是太好看,但是脾氣很好,聲音也好聽,被近水樓台的鄭爺爺介紹給自家在中學當老師的大小子,預計過了年就結婚,所以也不避忌什麼,指著報紙上的文章,讓仔細的給大夥念念。

隨著劉姑姑抑揚頓挫的念著報紙,眾人都仔細的聽著,習慣了鐵飯碗的人們壓根都想不到,國營的廠子都會倒閉,國家的職工都會丟了飯碗,隨著文章念完,嘁嘁喳喳的議論聲頓時響了起來。

那個年代,還在忠實的執行任務的人們,沒有誰能理解什麼叫破產,在人們看來,隻要能完成上麵的任務,那就準沒錯。聽完報紙上的報道,聽到為了完成生產任務,去銀行貸款,這大家都能理解,但是聽到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流動資金跟拿回來的貨款連貸款的利息都不夠時,大家的神情已經錯愕,最後聽著作為廠長的石永階被開除公職,國營廠子破產倒閉的時候,錯愕已經成了震驚。

沒吃完飯的人們紛紛放下飯盒,一種詭異的氣氛在群體中升起,鄭站長看著不敢置信的大夥,再看看被媽媽抱在懷裏一臉無辜蔫懂還在跟餃子奮戰的周亮,咳嗽了兩聲,對大家說了句:“大家都好好想想,寫一份報告,後天下班之前交到我這來。沒幾天就要過年了,別耽誤大家分東西的時候。”

說完,轉身回了自己的辦公室,扔下一票震驚的新老職工。

下午,該修理農用車的修理農用車,該盤庫的盤庫,隻是沒了說笑,每個人臉上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摸樣。周亮忍受不了站長室那濃厚的煙霧,在鄭爺爺的默許下,從裏麵拿出一遝報紙,趴在媽媽的辦公桌上翻看著,碰上關於改革開放的文章,就隨手在上麵做著標記,文章裏的內容在周亮看來有好有壞,有的文章太激進,脫離了實際,有的文章又太保守,很難趕上時代的步伐,相對著,省報上自身的評論文章趨於保守,轉載文章偏向激進。

周亮閑著無聊的翻看著一張張報紙,忍不住把周亮認為正確的,經過時間驗證的那些現在還浮在紙上的觀點,摘抄在媽媽桌子上的空白明細賬本上,,報紙是不能拿回家的,現在也過了訂報期,還沒有補訂這一說,隻能用這種方式,讓家人感受下改革開放下的政策,思想的變遷。

正寫著,劉燕點完庫,回到了辦公室,看見周亮在紙上劃拉,不免有些好奇的湊了過來,想看看這個過年才5歲的小孩子在做什麼。

拿起一張寫滿整頁歪歪扭扭的摘抄,問著周亮在寫些什麼,周亮為了避免嚇著溫柔的小劉姑姑解釋說著,

“這是小姑給留的作業。”

劉燕知道周亮的小姑,她的弟弟跟周亮的小姑周淑儀一個班,因為偏科,高二還處在中遊的小姑,這半學期突然發力,較弱的數理化以大躍進般的速度趕上來了,最近的月考更是一舉拿下了第一的寶座,成了青山中學幾個有希望考大學的眾老師寶貝之一,也是她弟弟奮起直追的目標。

聽到時她小姑交代的作業,劉燕開始仔細分辨著字跡,看得越多,心裏越吃驚,這上麵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越看越覺得應該這麼做。翻了兩張紙,劉燕忍不住找出筆記本,開始抄寫。

周亮並不在意,反正這些東西都是報紙上的,自己已經聲明過不過是在練字,至於別人看了有沒有什麼想法,關周亮何事。

媽媽終於整理好了庫存賬目,再抬頭發現本來坐在周亮對麵寫東西的劉燕,已經湊乎到兒子身邊了,正眼巴巴的看著兒子翻報紙,就湊了過去,調笑著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