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叔的資料比不算太先進,最多不過領先十幾年,不過專利一旦拿到手,生產出的牛仔褲就有了噱頭,到時候,美國將成為跳板,整個歐洲將是周亮的目標。
這時間中國知識產權局還沒有成立,現在申請專利最方便的途徑是以小姑的名義在專利局上海代辦處辦理手續。
小叔給小姑發了電報,讓小姑先去交申請,過幾天小叔就會過去,遞交材料,然後後續的手段就交給小姑辦理,現在專利的申請還不算多,專利法還沒有經過修改,專利證書幾個月就可以審批下來,可是周亮卻等不了這麼久,指揮著小叔,先到縣紡織廠交個他們一些技術要求,要他們先進行技術改造,進行試生產,青山服飾公司消化完新進的老式牛仔麵料後,將全部生產彈性麵料的緊身牛仔服裝。
等到小叔在兩邊溝通完,紡織廠已經開始技術改造,小叔準備出發去上海的時候,趁著小叔回家收拾東西,周亮悄悄的拉過小叔,遞給小叔一張紙條,上麵是愛德華.奧克的名字和一個公司地址,這是一個投機商人,也就是中國人們口中的二道販子,他在上海有家空殼貿易公司,這個時間應該還在倒買倒賣著穀物糧食,周亮前些輩子了解這個人,隻要有利潤,不明顯犯法,他什麼都做,讓小叔找他就是為了打開口子,隻要開了口子,即便是不用他了,再尋找代理人那也就方便多了。
交代完這些,周亮又讓小叔帶上錢,讓他有空的話接著尋找購買真空電子的股票,還有兩年,上海股票市場就要開幕了,周亮自己的第一桶金就要壓在這上麵。
小叔走後到了上海才知道,小姑壓根沒有接到電報,到了複旦大學學生處一問才知道,自從8月19日搶購潮出現開始,小姑就被派到了北京某研究室學習,至於是什麼地方,對不起,需要保密。
小叔既擔心又無奈,一邊向著家裏發著電報,讓馬叔去找馬占軍,讓他幫忙協調著紡織廠的試生產,又讓馬嬸看著服裝廠,小叔留在上海一邊辦理著申請專利的一係列手續,一邊收集著真空電子的股份。
隨後的一段日子裏,周亮悶在家裏,沒機會出去,甚至連到縣城的機會都沒有,秋收時分,爸爸媽媽忙著農機站的事情,根本離不開,爺爺倒是偶爾去趟縣城,不過大多是到工廠轉轉,逛了逛街就回來了,馬占軍幫忙找看著學校和紡織廠的技術改造。
這段時間馬占軍可以算是春風得意,原縣委書記趙啟明因為穩定樺川縣加上建立大棚蔬菜基地,調菜進城的政績已經上調到省城市長的位置上,級別也提到了副廳,原縣長劉成升任縣委書記,馬占軍因為年齡資曆的問題,沒當上縣長,隻是掛上了常務副縣長的前綴,按說的縣裏的第三把手,實際上新縣長已經58歲了,隻是個過渡,等兩年退下來,馬占軍自然會上位。
作為實際上的第二把手,馬占軍聽從小叔的意見,表麵上對著縣委書記劉成不冷不熱,私底下卻成了好朋友,鐵杆。
現在的馬占軍除了負責農業以外,對於工業也是一把抓,關於紡織廠的技術改造,私下跟劉成商量的結果使得馬占軍更是看重,畢竟紡織廠有著接近2000名員工,是縣裏的品牌企業,說什麼也不能倒了,要是這次技術改造成功,真的生產出了彈性麵料,雖說專利不再紡織廠手裏而在小叔手上,但是獨一無二的生產廠家,就足夠紡織廠從半死不活的病雞變成一隻會下金蛋的小母雞了。
一直到了9月底,小姑回到了學校,隔三差五到學校看看小姑會沒回來的小叔,終於是見到了小姑。倆人在學校了聊了好長的時間,小姑因為不熟悉北京城也不知道自己在北京到底是在哪,隻知道是在經濟政策研究室,這段時間主要是圍繞著自己寫的那篇稿子,針對市麵上的趨勢跟著幾個人做著各種分析,直到前兩天,才算結束任務,讓她回學校繼續上課。
聽著小姑說完,小叔沒說什麼,隻是把專利資料交給小姑,叫小姑盯著點,專利上麵署名是小姑的名字周淑儀,並且要注意不要讓資料泄露出去,交代著過年一定要回家,然後給小姑留下了點錢,當晚,發過了電報後,便做著火車帶著兩百多張股份確認書坐上了回家的火車。
到了家小叔拉著周亮仔細的把小姑說過的話複述了一遍,周亮也想不明白小姑呆的地方到底是哪,聽著說的好像是政策研究室,但是依照小姑說的,跟她在一起討論的都是年輕人,這點又對不上號,想來想去,隻能推測著說可能是政策研究機構的下屬單位,專門召集一些有預測性文章的人進行暫時的經濟分析。不過不管怎麼樣,對小姑來說隻會受益,而不會有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