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1 / 2)

各位讀者大大,麻煩大家在閱讀本小說的時候,點擊一下《加入書架》,給小肥一點鼓勵,謝謝大家

求推薦,求收藏,求打賞

“女人說吧,你到底是什麼人?來我險山有何目的?”

料理清楚徐渭的事情之後,李如鬆不緊不慢的走進一間守衛森嚴的屋子裏,看著正一臉微笑喝茶的白素心問道。

“嗬嗬,李公子何必如此嚴肅?奴家不過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啊?何須如此大動幹戈?莫非少將軍打算強搶民女?”輕輕一笑,白素心吐氣如蘭的說道。

“切,老子的倆老婆一個比你溫柔賢惠,一個比你端莊漂亮,就你這樣的歪瓜裂棗,白送再倒貼幾十萬白蓮教教徒,老子都不一定稀罕”撇了撇嘴,李如鬆毫不留情的打擊道。

本來滿臉戲謔笑容的白素心,先是一臉驚訝,沒想到李如鬆一介武夫,言辭居然如此犀利。緊接著的是深深的恐懼:

這十年裏,自己雖然主動接近李如鬆,並且努力將白蓮教教徒安插在險山附近的城池中,逐步靠近險山軍。但所有的一切自以為做的很隱蔽,而且他們平時偽裝的行為習慣等於常人無異——李如鬆是如何發現的?

“嗬嗬,白教主,你那點小伎倆對於本大爺我來說,根本就是班門弄斧。再不說實話,信不信老子一聲令下,你那些白天裝良民,晚上鑽地窖裏集體集會,拜無生老母的教徒,會被殺的雞犬不留!”得意的看著白素心驚恐的表情,李如鬆露出森森白牙說道。

“你敢!”這下子白素心再也無法保持冷靜了,緊張的站了起來,卻看到李如鬆得意智珠在握的笑容。

“完了,這家夥早就知道本教主的身份,今天不過是在攤牌。他莫非要玷汙我?”看著李如鬆,白素心眼珠子轉來轉去的思考著。

“行了,別想了,整間屋子外麵都是遼東鐵騎,手裏都有燧發槍,本將軍武功雖然不怎麼好,逃命還是可以的。你要是想劫持我的話,就等著被打成篩子吧”李如鬆不緊不慢的衝白素心手中拿過茶杯,喝了一口說道。

“唉,你當我是前幾代教主擁有蓋世神功嗎?算了,既然已經被你識破,再掙紮下去也沒什麼用處,白蓮教第十八代教主白素心在此,要殺要剮悉聽尊便,隻希望李將軍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不要殺害那些信奉無生老母的教徒”微微的歎了口氣,白素心無奈的接受了事實。

白蓮教,是跨越多個中國史上朝代的一個秘密民間宗教組織,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包括彌勒教在內的其他組織的內容,但一般認為主源是源於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由茅子元創立的佛教淨土宗分支白蓮宗。因其教徒禁食蔥乳,不殺生不飲酒,故又名白蓮菜,其派神職人員不出家,多娶妻生子,常被視為附佛外道和邪教而遭朝廷查禁。

南宋紹興三年(1133),江蘇吳郡沙門茅子元創立白蓮宗,初為佛教一支,教義源於淨土宗,崇奉阿彌陀佛(無量壽佛)。該教信徒因“謹蔥乳,不殺不飲酒”,被稱為白蓮教。到了元代,該教滲入了其他宗教觀念,主要是彌勒下生說,逐漸轉為崇奉彌勒佛,改稱白蓮教。早期的白蓮教崇奉阿彌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合稱五戒)以求往生西方淨土,教義與淨土宗大致相同。茅子元采用天台宗教理,繪製《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用佛像、圖形和比喻來解說佛土的高低;簡化並統一前人製作的念佛修懺儀式,製定《白蓮晨朝懺儀》。先前的淨土結社,參加者之間隻是鬆弛的社友關係,社與社互不相屬,茅子元將其改為師徒傳授、宗門相屬。他在昆山澱山湖建白蓮懺堂,自稱導師,坐受眾拜,又規定徒眾以“普覺妙道”四字命名,從而建立了一個比較定型的教門。

元末韓山童、劉福通,明代趙全、徐鴻儒,俱是此教中人。是以白蓮教三字,在朝廷眼中,幾乎便是反叛的同義詞。元朝統一中國後,白蓮教受到朝廷承認和獎掖,進入短暫的全盛時期,後來朱元璋借助白蓮教中明教的力量奪取政權之後,在《明律》中明確取締“左道邪術”,白蓮教從此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