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晉王李宴清(1 / 1)

"夜影,可有消息?"

李懷瑾抬了抬手示意讓他起身回話,李懷瑾讓暗衛去暗中調查出他上次微服私訪遭遇暗殺的幕後黑手。

那位被喚作夜影的暗衛,人如其名,一身黑袍,原本隱晦莫測的神情此時有些動容。

"啟稟皇上,是晉王。"

夜影在說出暗殺的幕後黑手是晉王後,他微微抬起頭偷偷看了看李懷瑾的臉色。

李懷瑾麵色凝重,他冷笑了一聲,暗衛帶來的答案果然在他意料之中。

"果然如朕所料,看來朕的這位皇叔,野心可真不小。"

李懷瑾的麵容看不出是喜是怒,語氣也甚是陰陽怪氣。

夜影暗中調查出幕後黑手是晉王的時候,他心中也難免有所震驚,據他所知,甚至是世人眼中,晉王早已遠離皇宮內的紛爭,雲遊四方做個閑散親王。

這些竟然都是為了迷惑皇上,扮豬吃老虎。

"皇上,還查出晉王與徐州貪汙事件有關聯。"

夜影這次查獲可謂是豐收,晉王早已狼子野心,卻不想竟如此放肆。

"好的很!皇叔真以為朕不敢動他?"

晉王是皇祖最疼愛的小兒子,是當年皇祖與他最寵愛的妃嬪所生,晉王也僅比李懷瑾年長三歲。

皇祖在世時最疼愛的便是晉王,皇祖離世前,也曾擔憂皇子們之間的紛爭,也擔憂晉王之後的安危,特意在離世前下了道免死聖旨,無論晉王將來如何爭權,後世人便不得殘殺晉王。

李懷瑾的父皇登位時,晉王也還是個小孩,自然並未有什麼叵測之心,李懷瑾登基後,晉王表麵一副雲淡風輕,表明做個閑散王爺雲遊四方去了。

晉王的狼子野心在李懷瑾登基一年後是逐漸有了蹤跡,朝堂上,皇上無子嗣的事一再被強調,甚至有大臣還提及了晉王。

早已遠離宮中紛爭的晉王,如今被人似有若無提及,李懷瑾不傻,他開始懷疑這位淡泊名利,視皇權如糞土的皇叔是否真如世人傳頌的這般。

夜影將他收集來有關晉王在宮外發生的事跡整理成信書遞給皇上。

李懷瑾收下信書便讓夜影先行退下。

信書裏字裏行間記錄著晉王在雍州的不為人知的所作所為,暗衛雖調查出晉王暗中與地方官府勾當的事實,卻並無直接證據指明晉王。

如今能被查出一絲線索,便說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皇叔,你的野心還真不小!"

李懷瑾看著書信裏的內容,輕嗤了一聲。

皇叔平日裏裝的一副與世無爭,隨遇而安的謙謙君子,卻是表麵一套,背後一套。

雍州晉王府

晉王府安插在皇宮裏的人正畢恭畢敬向晉王彙報皇宮裏的事。

"有意思,本王的侄兒可真是有意思!"

來人將近日宮裏發生的事一五一十都告知晉王李宴清。

李宴清輕挑了眉毛,他這侄兒據說平日裏專寵後宮的柔妃,就連他皇祖母的親孫侄女他都厭惡不得,如今倒是改了性子,娶了付家的嫡女沒幾個月,這帝王心便被這付家嫡女收的服服帖帖。

"看來這付家嫡女倒是不像傳聞中那樣跋扈無腦。"

李宴清把玩著手裏的鎏金杯,他年少時期便離開皇宮來到雍州,在他父皇母妃離世後,那時的付皇後,也便是如今的太皇太後眼裏容不得他。

太上皇在位時,一向專寵他的母妃純妃,晉王是太上皇最小的兒子,又是寵妃所生,自然是更得太上皇喜歡。

而太皇太後那時為了鞏固自己和太子的地位,動用她付家在宮裏的地位拉攏了一派老臣以便不讓太上皇一時頭昏輕易罷免太子之位。

那時的太子,也就是李懷瑾的父皇,已經是德不配位,可奈何付皇後力挽狂瀾,偏偏就保住了太子之位。

太上皇離世不久,純妃便也鬱鬱寡歡也隨之而去,而他李宴清有太上皇臨終前特賜的免死聖旨,當時又年幼。

付皇後看在他年幼又身持聖旨撐腰,便讓繼任皇上的太子給他賜了封號晉王,便將他差遣到山高皇帝遠的雍州,也幸得太上皇身邊親信太監念晉王年幼可憐,便隨晉王一同去雍州將其扶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