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2)(1 / 1)

多年前我曾寫過一本書,是先從利潤表開始分析的,那是在2006年以前實行舊準則的時候。那時從利潤表能夠對應到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但是,2006年會計改革之後再先看利潤表就有問題了,尤其是在企業進行集團化管理的背景下。嚴謹地說,我們應該先看資產負債表,但是從利潤表入手代表了企業管理層看報表的一種習慣。

比如我們想了解效益,一看利潤表,可能會嚇一跳:在有子公司的情況下,淨利潤為什麼有三個數字呢?一個是母公司報表的“淨利潤”,一個是合並報表的“淨利潤”,還有一個是“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那麼,我們應該看哪個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關係(見圖1—1):

圖1—1企業集團示意圖

在會計中,隻要有控製性的關係,就形成企業集團,母公司就要編製合並報表。因此,我們可以說:合並報表展示的是包括母、子公司的企業集團的財務數據。

“母公司淨利潤”就是圖1—1中A公司自己的淨利潤,“合並報表淨利潤”就是企業所有母、子公司合在一起的淨利潤。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認為母公司加上子公司的利潤,應該比母公司自己的利潤大一些。但實際情況經常不是這樣的,比如子公司虧損得一塌糊塗。在這種情況下,在不包括子公司的利潤時,母公司也許還有利潤,但是合並時,整個集團反而虧損了!後麵我們會更具體地談到這些問題。

另外我們要注意的是,如果母公司對子公司是100%控股,子公司的利潤全部是屬於母公司的,母公司利潤全部是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也就是股東)的,從而企業集團的淨利潤全部都是“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但當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投資不是100%,比如隻有80%時,子公司的利潤還全屬於母公司嗎?這時就隻有80%是母公司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