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一個月過去了。
連笙在這一個月裏,可謂是忙到飛起。
要製作燒烤店的調料,還要設計服裝,還要培訓縫紉工。
不僅如此,還要隔三差五到染坊,跟染坊提供技術。
另外,還要時刻關注千味烤堂分店開業的事情,以及開展天靈村旅遊業的項目進度。
同時,還要隨時關注受災村子在建的房子,和城中在建的客棧。
就連服裝廠的事情,很多她還得親力親為。
且不說她每天還要處理衙門的事務。
雖然忙到飛起,但對連笙來說,她工作效率非常高,處理很多事情都是事半功倍。
大部分事情,她隻需發話提供辦法和技術即可,其他就交給底下的人去做。
就比如,調味料,她製作一次,能給千味烤堂供應大半個月了,並不需要每天製作。
設計服裝這種事情對她來說,更是小事情。
她的想象力豐富,繪畫功底又強,晚上花上一柱香時間,能設計出幾十款新款式。
如今服裝廠還未正式開業,可設計圖她已經畫了幾百上千張了。
但一般占用她時間的,就是尋找工匠和工人,以及培訓。
服裝業和旅遊業雙管齊下,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錢有赫連璞玉支持,她不需要擔心資金鏈斷裂。
她要擔心的是,如何找到勞動力和人才。
好在廣告打得到位,聘請了不少人去周邊的城鎮大量發放招聘信息。
足夠誘人的月薪,給連笙吸引來了不少的外地勞動力和人才。
在這一個月內,前往天靈村的各條道路,都已經在開拓了。
同時,不少工匠也按照連笙所繪的設計圖紙,在景區施工。
修棧道,設圍欄,人工景,以及食宿方麵的設施,同時都在進行。
為了讓這個年代的工匠操作方便易懂,連笙在設計方案方麵,很人性化。
以至於工匠們操作起來,沒有遇到多少難題。
至於服裝業,連笙把廠子定在城中北城區。
北城區一帶,她打算是用來發展製造業,所以選擇把廠子落在了這裏。
如今廠子已定,縫紉機和工人,都已經在培訓中,距離開業,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天,曆經一個月的忙活,千味烤堂的幾大分店,終於開業了。
不管是本地還是外地的食客,不用再在總店排上一天的隊,才能吃到燒烤。
因為幾大分店是同一日開業,並且分店都設有店長,開業事宜,都交給了店長負責。
連笙隻是去了離衙門最近的那一家分店看看。
上官璟也在。
倆人閑人似的,站在門口一角,抱著雙臂,看著生意紅紅火火的店麵。
雖然同日分店開了八家,但是,生意一點都不差。
看到眼前熱鬧的景象,上官璟滿臉自豪,還激動得紅了眼睛。
他高興地哭訴:“這一個月以來,為了開業,日夜趕工裝修,太不容易了。”
連笙瞟了他一眼,笑著吐槽:“本官就不累了?為了調料供應得上,本官這個月可是連續製作了兩天,差點衙門的事情都顧不上了。”
上官璟:“李大人,要不……”
他想說,他可以幫忙製作調料,這樣李大人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畢竟李大人身為官員,打理公事比燒烤店的事重要的多。
可是想到調料配方不外傳,上官璟改了口,“……沒事。”
當初就說好的,他出錢出力,李大人負責調料和運營。
他要是幫忙製作調料,那就相當於把配方弄到手了。
連笙自然是知道上官璟想說什麼的,“沒事,這點小事情,本官忙得過來。”
打了個嗬欠後,她又道:“保密工作有沒有做到位?”
上官璟拍拍胸膛,“放心吧李大人,沒多少人知道千味烤堂的幕後東家,是您。各大店長,我也沒有告訴他們。”
連笙點了點頭,“好,知道了,那你在這多待會吧,本官有點困,就先回去了。”
“李大人慢走。”
之後,連笙跟慕容秋步行回衙門。
一路上,連笙走走停停,在視察城中的民情。
她發現,街上不僅人比往日多了幾倍,幾乎都是生麵孔。
她在想,其中有一部分是食客,但大部分,應該是想來她上河縣求工作的吧。
半個月前,她就設計了招聘書,大量印刷,讓人送到周邊城鎮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