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再提北征(1 / 2)

陸觀南和蘇煜的事情,淩霄並沒有告訴徐延齋,就連他和傅庭軒之間達成的協議,也瞞著徐延齋。

淩霄心裏很清楚,徐延齋口口聲聲說他隻想救徐容出冷宮,可如果讓徐延齋知道他和傅庭軒之間的協議,隻怕徐延齋對他也會有所防備。現在他要集合一切的力量去對付陸觀南,在他沒有贏了陸觀南之前,所有的計劃和人,都不能發生一點的偏差。

淩霄去找徐延齋,讓徐延齋再次提起北征一事。原本淩霄還準備了許多說服徐延齋的理由,可是他低估了徐延齋對陸觀南的恨意,徐延齋見著蘇煜一直沒有動手,早就已經按奈不住了。所以當淩霄再次提起的時候,徐延齋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而且這一次,徐延齋還提出了一個新的法子,

翌日早朝。

徐延齋舊事重提,將北境發生的事情又曆數了一遍,再次提及了北征一事。這一次和上次的情況一樣,徐延齋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朝臣的附議。陸觀南原本還想出來繼續反駁,可誰知徐延齋像是知道陸觀南要說些什麼,趕在陸觀南開口之前繼續上奏:“皇上,依老臣所見,調派陸將軍趕赴北境一事,尚無定論,然北征一事已是迫在眉睫,多耽擱一日,北境的麻煩就會多增一分。既如此,不如調派其他大軍趕赴北境。”

不讓陸將軍去北征,這正是陸觀南所要的。可是,陸觀南聽到徐延齋的話,心裏卻沒有一絲輕鬆,反而更加警惕。以她對徐延齋的了解,徐延齋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怎麼可能會輕易的收手?

正在陸觀南疑惑的時候,淩霄站出來說的話,算是解開了陸觀南的疑惑:“微臣附議,徐閣老所言極是,北征一事已是迫在眉睫,若是陸將軍不能前去北征,可以調派其他大軍前去。

然北征一事,事關重大,且北征路上還有百裏瘴氣毒林,將士們定然會心有恐慌。可若是大軍之中能有一個穩定軍心之人,屆時將士們團結一心,必定能打一場漂漂亮亮的勝仗!”

陸觀南微微蹙眉,淩霄口中所說的這個可以穩定軍心之人,想來就是徐延齋放棄讓陸將軍前去北征的原因了!可是,這自古以來最能穩定軍心的,除了主將之外,那便是禦駕親征了。可這個時候,徐延齋和淩霄的目的,絕對不會是讓傅庭軒去禦駕親征的。那麼,淩霄口中那個可以穩定軍心的人,到底是誰呢?

徐林性子急,他和陸觀南有著相同的疑問。因此,在淩霄說完之後,徐林便開口將疑問給問了出來:“依淩將軍所言,豈不是要讓皇上禦駕親征?”

“禦駕親征固然能夠穩定軍心,可是區區一個北戎,又何需皇上禦駕親征?”淩霄淡定回答:“皇上大可以從皇室中挑選一人出來,作為北征大軍的監軍。這樣一來,北征大軍軍心可穩!”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小聲議論了起來!

先帝膝下子嗣單薄,成年的皇子隻有三個。一年前,成王狼子野心帶兵逼宮,已經被廢為庶人,發配邊境永世不得回京,所以成王是做不了北征大軍的監軍了;皇上膝下尚無子嗣,也不可以去禦駕親征;這唯一的人選,便是靖王殿下了!

靖王殿下是先帝的皇子,是當今聖上的手足兄弟,身份尊貴,由他來擔任北征大軍的監軍,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聽了淩霄的話,陸觀南立刻便想到了其中關竅。陸觀南回過頭瞪了一眼淩霄,心生憤怒。誰都知道,靖王殿下體弱,常年藥湯不離口,讓靖王殿下去北征,根本就是讓靖王殿下去送死!

察覺到陸觀南的目光,淩霄抬起頭來,給了陸觀南一個意味不明的笑容。看到淩霄的笑容,陸觀南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然而,淩霄在陸觀南怒目之下,繼續開口:“皇上,靖王殿下身份尊貴,可擔北征大軍監軍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