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去江裏捕魚(乖~看作話)(1 / 3)

剛進過食不宜在水中泡的太久,梁璽玉確定了自己對莊承霖的心意後,便立刻從水中站了起來。門外的沉夏聽見招呼,忙和一幹侍女魚貫而入,至於被梁璽玉丟在地上的衣物她們全作不知曉的樣子,狀若無事地將它們收了起來。

約莫是兩個多時辰後,梁璽玉已在書房與裴紹意商定好送回京的折子,裴肅光帶著一個儀容幹練的捕快來見梁璽玉,“臣裴肅光,參見太女殿下。”

“屬下刺史府衙總捕頭孫佺參見太女殿下,參見少師大人。”

“免禮,孫捕頭你在刺史府衙任總捕頭一職有多久了?”梁璽玉讓裴肅光把這人找來自是有目的的,捕快的職責就是維護公堂秩序、抓捕犯人、保護衙門內財產和其他公差的人身安全,有些事情詢問捕快們的頭頭要方便許多。

孫佺謝恩過後沒敢立即起身,“回殿下的話,屬下已在本府就職十五年了。”

“那這麼說來,何大山這人你與他應該是認識的了?”裴紹意問。

孫佺道:“不瞞殿下、二位大人,屬下十年前才升任總捕頭一職。十三年前何吏書出事的時候,屬下還隻是小小的差役,還不算是捕快。有關何吏書的案子屬下知道的並不多,隻記得那天傍晚有頂小轎從刺史府後門進出過。”

“那你可認識那抬轎子的轎夫?”

孫佺:“過去這麼久了,屬下倒是不好說。”這便是認識了,梁璽玉後來又問他那兩個轎夫姓甚名誰,家住何處,得到了情報後讓裴肅光安排金吾衛和刺史衙門的捕快前去拿人,“孫佺,你對當年看見的那頂轎子還有什麼印象嗎?”

裴紹意聽見她詢問孫佺關於那頂轎子的印象,心下有些不明所以。

孫佺不敢有隱瞞,一五一十的把自己所看見的特征都描述了出來,有那麼一兩處是已經模糊了的,畢竟十幾年了記憶會出現混亂也實屬正常。

梁璽玉讓人給孫佺奉了一杯茶讓他先坐著稍等一會兒,她根據孫佺的描述以及那頂轎子的特征,畫了一幅隻有轎子側麵的圖畫。雖然隻是黑墨畫,但要是上色的話就會更加逼真,孫佺看見這幅圖頓時便激動了:“就是這台轎子!”

二人抬的小轎著實算不上什麼富貴的,轎廂是普普通通的木板組成,轎子頂上有一個類似於佛塔一樣的尖端標誌物,轎沿掛著一串柿子一樣的紅燈籠。

有了這頂轎子的線索,順藤摸瓜找出何大山當年確實是去過青樓的真相便不難了。隻要找齊了當年送何大山回刺史府衙的轎夫,便能知道當年是誰下令讓他們辦事的,從而推翻當年青樓老鴇等人在公堂上做的偽證。

裴紹意還不知道自家太女殿下竟然還有這般的手藝,光是聽人幾番描述就能把那樣重要的物證給畫下來,不過,要是能夠畫人像的話對於抓捕就更方便了。

心裏想是這麼想的,裴紹意卻不敢說出來,那可是堂堂的儲君!

外麵的日頭越來越大,在這冬日裏總算是難得的溫暖了些,莊承霖早上給梁璽玉做了一頓煎餃,便想著晚上要燒個兩道三個菜。這次不能再吃什麼咖喱飯啊還有腸粉之類的,得做些好吃的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的小仙女才行。

所以上午他和小山出了門專門租了一條船去打魚,莊承霖有經驗,小山可沒有,所以小山隻負責掌船莊承霖要捕魚的隻能他自己動手。船到江水中心的時候小山便有些擔憂,不過看到二公子收獲滿滿,還是很為他感到高興。

“二公子,這海刀魚要怎麼吃啊?”小山站在船尾搖著船槳,問話的時候他看見自家公子又從江水裏撈起了一網子的魚蝦,關於帶魚怎麼個吃法嘛,現在的人好像並不喜歡吃帶魚,尤其是冬天,冬天是吃鱸魚宴的最佳時節。

莊承霖撒開網子把魚蝦倒進船肚子裏的那個木盆裏,“等下回去了你就知道我怎麼燒了。今天真是收獲滿滿啊,還有這麼多斑節蝦,就是可惜隻有三個牡蠣不然的話就給太女殿下燒一盤蒜蓉牡蠣了,不過三隻做炭烤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