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麗堂皇的宮殿,身穿明黃色五爪金龍袍,正襟危坐在案座之後,批改奏章。
這是東明朝,日理萬機的皇帝璟朔明。雖說已經四十往上,歲月隻鐫刻了他的帝王威嚴,儼然還是個美髯大叔。
耳邊是皇後榮姝深思熟慮的念叨:“陛下,萬壽節如此重要場合,是否讓敏華出席呀?她最愛這麼熱鬧的場麵!”
“朕要是不允,皇後是否繼續念叨此事?”璟朔明不抬頭,朱筆圈出要點,有條不紊的寫出論斷旨意。
皇後聽到璟朔明的反問,拈著帕子拭起眼角:“陛下,可憐榮樂她自幼父母雙亡,孤苦無依。臣妾多憐愛些,難免她就失了分寸,說到底也沒犯大錯。”
璟朔明不為所動,給出自己的想法:“隻是禁足半年,敏華若是有想要的,你遣人送去就是。朕不許她出,東西和人進去就是。”
“陛下,公主府偌大,也隻是榮樂一人,怎抵進宮陪臣妾的天倫之樂。姑且解了榮樂的禁足吧, 宮婢報榮樂鬱鬱寡歡。”皇後不慌不忙,試圖用榮樂纏綿病榻求情。
璟朔明看見有臣子彈劾攝政王罪狀,眉頭緊皺,用朱筆駁斥,抬頭看榮姝,語重心長:
“皇後,攝政王都看不過去的事情,敏華這次若是真的鬧出什麼,那可是左相之子和太子伴讀,更何況還牽涉安遠侯兩朝元老和護國公。本就罰的不痛不癢,若再做表麵功夫,傳出去豈不是讓百姓寒心。”
“陛下,那年臣妾痛失匡兒,心力交瘁,是榮樂承歡膝下,臣妾舐犢之情得以彌補。臣妾有次一病不起,是榮樂衣不解帶照顧,感動上蒼。”皇後努力描述榮樂的好,以期望璟朔明垂憐一二。
“罷了,敏華對你的確盡心盡力,讓她萬壽節過來獻上賀禮就回公主府吧。你要是實在想念她,悄悄留她在你鳳棲宮說些話。”璟朔明聽到自己的嫡子,心生憐惜,終於鬆口。
“多謝陛下,這是榮樂府上送來的熏香,可以緩解陛下的頭疼病。”皇後雖然遺憾沒有解禁足,還是滿意了,特地指著玉龍三足鼎燃起的縷縷青煙邀功。
“嗯,難為敏華一片孝心。”璟朔明順著看過去,埋頭書案,的確不像以前,會頭痛難忍。
“那臣妾先告退了,還要準備萬壽節事宜。”榮姝行禮退出璟朔明的禦書房。
“你說皇後是否怪朕,沒保護好她的兒子,最後也沒能給她一個親生孩子。否則怎麼總是提景匡,來奢求朕對敏華的憐惜。”
璟朔明目光如炬,此時有些恍惚茫然,想起景匡剛出生的樣子,皇後有多高興,景匡早幺,皇後又是如何低迷。
“老奴隻知陛下子嗣昌隆,天下千萬都是陛下的子民。”大太監陳全安自然挑敞亮話說,“皇後娘娘母儀天下,敏華長公主的確一片冰心在玉壺,才得皇後娘娘拳拳之心。”
“全安,你個兩頭賣乖的,朕就不該問你,伺候朕筆墨吧。”璟朔明自然知道陳全安哄自己開心,畢竟是用了很多年的老太監。
萬壽節這日到來,敏華長公主如願,倒是聽進去皇後娘娘的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