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冷若霜(1 / 2)

和柳媚談完事情,張揚在看了一會書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張揚就坐到了電腦前,奇怪的是這次卻沒有碼字,而是坐在那裏發呆。佛本是道這本書雖然已經寫了十幾萬字。但離完本卻還有一段距離。

況且射雕想要出版也要些準備時間,若想做到利益最大化,當然是坐等射雕銷售成績為佳。所以說,佛本是道完全可以放慢寫作速度。

佛本先放一邊,這段時間卻不能空等著。否則也太浪費這個署假了。

射雕是武俠模式,這個題材雖然傳統,但奈何人家金墉寫得太好。所以出版銷售方麵完全沒問題。佛本是道雖然是新題材,開創了洪荒流。但此書立足於眾人所熟知的中國神話體係,雖背景龐大情節銜接卻嚴緊細密。所以讀者應該也會比較容易接受。

思考了很久都沒有下定決心後,張揚決定除了每天寫二章佛本的章節外,其餘時間就當是給自己放假。等什麼時候有了想法再說。

轉眼間就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正是柳媚與張揚商量好的書籍上市時間。

在此之前,柳媚就利用各種關係在國內各大報紙上刊登了射雕將要在這一天出書的消息,再加上前段時間左宗林燕霓和林楓等人的精彩評論。射雕未上市就造成了轟動性效果。

杭城早報更是當仁不讓的用了很大塊版麵對射雕做了詳細的報道。再加上杭城本來就是張揚的大本營。造成的轟動,除了喜歡武俠小說的讀者外,連路邊擺攤的阿姨都知道了過幾天有一本叫什麼射雕的小說要出版了。

得知射雕要出版後,遠在京都的左宗一時忍不住又寫了一篇賀文投到了華人主流媒體,華人日報上麵。

“聞之揚眉先生大作不日將全麵登臨華國,本人甚是喜之,逐寫評論一篇,當可作為賀喜之用。”

繼他之後,林燕霓也不甘人後的在華人日報上麵也寫了一篇。

“揚生雖才華蓋人,但卻太過小家子氣了,射雕一書在報紙上早已成就斐然,卻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我雖一女流,但卻也是芸芰眾生中一員,此中一點,本早該捉筆評議一番,深恐影響揚生的心態,或讓揚生心生不滿,痛下殺手,把我最愛的黃蓉雪藏起來,唯無奈放棄,隻得靜坐厚等。今忽聞喜訊,心下雀悅非常。不甚歡喜。當得慶賀!”

相對於上述倆人的評論。中央日報主編林楓雖然也寫了一篇評論,但卻簡短了許多。

“賀揚眉先生大作射雕出版上市。”

看著報紙上麵的消息,張揚心中暗自感動,要知道別的報紙上寫的那些可都是柳媚大灑老人頭的結果,唯有上麵的三個人不為利益,隻是純粹的幫助他。

也許他們隻是因為出於喜愛,也或僅僅是因為不想讓武俠落幕。所以才會同時不約而同的力棒張揚的小說。但恩情就是恩情,不會因為對方有別的目的就可以當作不存在。這一切,張揚他都深深的牢記在心時。

射雕雖然是新人新書,但張揚與柳媚倆人都一致決定首印量定在五萬本。也就是相當於一流作者中墊底月銷量。後續加印情況視銷售量來定。

其實若在張揚看起來,首印量五萬本不僅不多,恰恰相反,他還覺得有點少。不是他自誇,而是因為射雕在前世地球上就經過了市場驗證。

這本可以說是奠定了金墉武俠小說第一人的書。絕不是一般武俠小說可比的。就算是金墉自己,也很難再寫出一本能超越它的小說。

秦亮一大旱就起來,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因為看刊登著射雕章節的杭城早報才會遲到的上班族。他不得不早點起來,因為自從看了報紙上的連載以後。秦亮再也離不開射雕了。今天是射雕上市的日子,為了早點把書買回來,他一改平時懶散的習慣。早早的就跑到了離家最近的新華書店。

趕到書店門口時,發現店門緊閉,還沒有開門營業,但這卻並不能讓他驚喜,因為他突然間發現不知何時,店外麵早早就圍了一大群人。秦亮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出現了。

咬咬牙,得了,今天就算是曠工也要把書買回家,領導問起來,就說自己生病了,最多就是去醫院開個證明就好了。隻是可惜,這個月全勤又沒了。

說起來自從迷上射雕以後,他離全勤獎是越來越遠了。當然,秦亮隻是喜歡射雕廣大讀者群中的普通一員。和他有相同或更慘遭遇的更是不甚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