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中藥的“最後一次失敗”第一次擴張:“下山摘桃子去”
至少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三九因產品之卓越、機製之先進而無敵天下。在後來的20年裏,“三九胃泰”幾乎沒有太多的更新換代,每年就可以帶來10億元的銷售額和上億元的利潤,是當時的胃藥市場上最成功的產品。
1995年5月1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最繁華、也是最具有商業標誌意義的時代廣場,豎起了第一塊中國公司的廣告牌。“999三九藥業”的霓虹燈廣告十分醒目。趙新先專程赴美召開記者招待會,站在廣告牌下接受數十家中國以及美國媒體的采訪,侃侃而談,顧盼生風。這應該是他企業家生涯中最值得驕傲的時刻。第二天的《紐約時報》報道說:“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世界上廣告密度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商業區做中文廣告。時代廣場由此出現了一種新的廣告語言——中文。”在後來的幾年裏,很多人出國到曼哈頓,必去參觀這塊三九的廣告牌。它成為中國公司進入全球化的一道風景線。三九讓人們看到了中藥複興的曙光。
南方藥廠歸屬解放軍總後勤部之後,總後勤部先後3次將71家軍隊企業劃歸三九管理。這些企業分屬旅遊、農業、汽車、食品、酒業、房地產等多個行業,均與醫藥業無關。由此,三九搭建了一個多元化的成長平台。對三九來說,這些企業好比是一堆“免費的果子”,看上去琳琅滿目,吃下去卻難咽非常。它們大多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部隊為了彌補軍費不足而搞生產經營的產物,工業基礎差,人員老化,關係複雜,經營思路狹窄。不過,趙新先對此卻顯得非常興奮,認為這是三九迅速做大的天賜良機。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對機製的積極效應過於樂觀。三九為了維持一些企業的正常運作,每年必須投入上億元的資金。
1996年,全國的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最艱難的時刻。在民營資本及跨國資本的雙向夾擊下,國有企業在很多領域裏都出現了集體潰退的現象,已成為不少地方財政無力支撐的沉重包袱。於是,“國退民進”成了現實的策略。各地政府紛紛推出老企業改組、嫁接的新政策。一時間,企業並購風起雲湧。正在擴張興頭上的趙新先無疑看到了這一趨勢,擬訂了大規模收購兼並的戰略。
四川的雅安製藥廠是國內生產中藥針劑最早的廠家之一,到1995年底,全年產值隻有1000多萬元,利潤僅2萬元。趙新先在一次出差中發現了這家企業,當即拍板投資1700萬元予以收購,並委派最得力的幹將入川經營。雅安廠的針劑貼上三九的品牌,通過三九的營銷網走向全國市場,一年後產值就達到了1億元,實現利稅2000多萬元。雅安經驗的成功頓時讓趙新先雄心萬丈。他認為,隻要將三九的機製和品牌注入,再加上適度的啟動資本,完全可以讓它們一夜之間鐵樹開花。1996年底,三九召開雅安經驗學習會。會後,他宣布成立三九投資管理公司,委派60多名幹部奔赴全國各地,專事收購兼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