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長寧期待的目光中,方若綃緩緩地開口。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這女主怎麼總“可一隻羊薅羊毛”啊,洛長寧有點失望。
但是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明顯這首詞配上吉他伴奏對於古人來說非常新鮮,連周熒都聽得入迷。
望著台上美得冒泡的方若綃,洛長寧露出了老母親般欣慰的笑容。
這時有另一個人也緩緩上台。
是叡王!
他居然從懷中掏出一支簫,為方若綃伴奏。
叡王心不在焉地吹簫,眼睛一直在尋找洛長寧的位置。
剛剛方姑娘帶著一份樂譜來問他會不會樂器,能不能為她伴奏。
他想著這是個讓洛長寧吃醋的好機會,便欣然同意。
不過這位方姑娘的才華實在是令叡王刮目相看。
他記得這首詞就是她上元燈會比賽現場臨時寫出來的,現在她居然還譜好了曲子,這曲子也頗有新意。
叡王終於在人群中找到了洛長寧的身影。
他看見洛長寧盯著台上,繃直了身體,一臉不可置信的驚慌模樣。
看見洛長寧的失態樣子,叡王突然心情大好。
哼哼,小樣,還想跟本王鬥!
周熒看見洛長寧突然緊張,同樣以為她是因為喜歡叡王在吃醋。
便開口勸他:“洛姐姐,你別急,叡王殿下可能隻是出於喜愛音律,才幫這位姑娘伴奏的。”
洛長寧緊張自然不是吃叡王的醋。
她緊張是因為她終於看見了燭老板信中提到的那塊玉佩。
那塊燭老板要她今晚偷到手的玉佩,就明晃晃地墜在叡王笛子的尾部。
造孽啊!
洛長寧恨不得仰天長嚎,心裏把燭老板罵了一百遍。
但是真正得罪燭老板她可是萬萬不敢的,畢竟燭老板可是書裏最記仇的人。
就因為方若綃對他隱瞞了他的仇人,他居然能突破“書中所有男角色都會愛上方若綃”這個詛咒,恨方若綃恨到差點折騰死她,燭老板的意誌力由此就可見一斑。
方若綃和叡王的“琴”簫合奏一曲奏罷,博得了滿堂彩,連大長公主都對方若綃十分感興趣,將她叫到身前問話。
洛長寧腦瓜轉得飛快,盤算著怎麼才能把玉佩神不知鬼不覺從叡王那邊搞到手。
這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根本找不到機會下手嘛,她得先找個機會讓叡王落單。
這時叡王已經重新落座,正在與旁人說話。
洛長寧打定主意,她提著酒壺,朝叡王身邊走過去。
叡王見她過來絲毫不意外,他有意刁難洛長寧,於是裝作沒看見她一般,仍是與旁人談笑。
洛長寧提著酒壺被冷落在一旁,臉上的笑容十分尷尬,她似乎有些受傷,神色落寞地說:“殿下,您厭棄長寧了嗎?”
見叡王不語,她又自言自語道:“也對,長寧今日見了殿下,也不知怎麼回事,心裏亂的很,所以才一時失態,得罪叡王殿下了,現在長寧是特意來賠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