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長寧在叡王麵前不得不端出一副矯揉做作的樣子,說話都不得不輕聲細語。
目送著叡王走遠了才鬆了一口氣。
她趕緊跑過去問她爹,為什麼會允許叡王在禁足期間帶她出去玩啊。
洛大人聽自己女兒這麼問也很震驚:“滿長安都在傳你傾心於這位叡王殿下,難不成是假的?”
“就因為這個?”洛長寧目瞪口呆,她爹引以為傲的原則呢?
洛大人摸了摸自家女兒的頭,一臉慈愛地說道:“為父的自然是以女兒的幸福為第一位,至於原則,有時候也不是不能變通的嘛。”
洛長寧鼻頭一酸,她這個便宜爹爹真的待她很好。
不,不隻是爹,她那位護短偏心的娘可能在原著中不算一個善良的角色,但是待她也真的是十足十的好。
其實之前那位洛大小姐是真的很幸福啊,或許就是因為她知道不管做什麼,都有愛她的父母在背後支持她,才會如此明目張膽的勇敢追愛吧。
不過就是因為她這般天真,才會為了爭一個男人,最後斷送了整個洛府的幸福。
這次她一定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想到這,洛長寧撒嬌般的拉了拉洛大人的手:“爹爹,人家不喜歡他啦,人家現在隻想好好待在爹爹您的眼皮子底下,叫您日日都能見到。”
“你這孩子,一點長性都沒有,連喜歡的人也能亂換!”
洛大人嘴上嗔怪女兒,臉上卻帶著笑意。
畢竟當父親的誰希望看著自家白菜被豬拱。
洛大人本來以為女兒和叡王的緣分就到這了,哪知兩天後,洛長寧又跑過來找他,一臉心虛的說:
“爹,我改變主意了,我又喜歡叡王了行不行,您之前說可以允許我和叡王殿下外出的事還算話嗎?”
洛大人簡直被氣得胸口痛。
------------------
洛長寧也不想這樣的,她實在是沒辦法了。
當天聽叡王說什麼遊舫餐廳她就覺得耳熟。
她回去琢磨了兩天,終於後知後覺的想起到底是在何處聽過了。
這艘遊舫出現在原著中一段很邊緣的劇情中。
這段劇情因為沒有洛長寧出場所以隻是草草一筆帶過。
但是這段劇情涉及到賞花宴那天洛長寧遇到的那位周熒姑娘。
就是在這段劇情裏,周熒姑娘葬身火海,一條年輕的生命就從在書中劃上句號。
這段劇情大概是這樣的:這時候周熒的哥哥,那位未來前途不可限量的探花郎周仁還未完全投入叡王麾下。
周仁為人剛正不阿,他本來不在長安任職,因為意外查到了上司徇私枉法貪贓舞弊的證據,這才攜妹妹周熒進長安想要麵聖。
但是他人微言輕,始終沒有機會,反而打草驚蛇,惹怒了那位貪墨的官員。
於是那天就那艘酒舫中,官員派殺手縱火意圖燒死周仁兄妹,周仁幸得叡王搭救,保住一條小命,但是妹妹周熒卻慘死於火海中。
不光如此,周仁的證據也被付之一炬。
但是叡王聽他說了前因後果後,自願站出來幫他一起對抗那位官員,二人齊心協力,最終終於在皇上麵前揭發了那人的罪行,將他拉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