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華夏的農村。
蘇小雨也正計劃回老家後要怎麼度過一個有意思而又別有意趣的新年。
畢竟,這也是她久別回歸後過的第一個新年。
她也是十分期待啊!
計劃趕不上變化。
剛進老家村頭,就見村子裏大家夥忙的熱火朝天,離得老遠還能聽到熟悉久遠的歌聲傳來。
幾人拖著行李箱往裏走,沒走兩步就遇上了認識的人。
正確來說,是認識蘇父蘇母的人。
從一番閑談中,蘇小雨知道是村裏有戶人家結婚辦喜事。
蘇家灣裏大部分人都是蘇家人,說來都沾親帶故的。
今天辦喜事的,按照蘇家人的輩分排,蘇小雨要喊五叔,今天是他家兒子娶媳婦。
蘇小雨一家回家將行李放下。
蘇爺爺蘇奶奶看到他們能回來,也是高興的不行。
“昨天還想著要不要問問你們回來不,又怕打擾了你們工作。”
蘇奶奶自認為沒什麼文化,她雖然不知道蘇父蘇母的工作具體是做什麼,但是也知道他們的工作十分重要和機密,所以也不敢多問。
現在見人回來了,驚喜的不得了。
一肚子的話也沒時間說,先拉著人去蘇五叔家。
“豁!”
還沒到現場,透過鏡頭遠遠地看到些一角,大秦人就被驚到了。
“華夏的婚禮?好期待啊!”
“會跟我們這不一樣嗎?”
“我還想看看這農村呢,聖女能不能給我們看看?”
蘇小雨看了眼屏幕,說道,“晚點吧,今天先帶你們看下婚禮。我們在農村會停留十多天的時間,到時候有機會帶你們出去周邊轉轉。”
聽她這麼說,其他人也不多說什麼了。
反而對華夏的婚禮隱隱期待起來。
等到婚宴開始,新娘身著白色婚紗,在父親的陪伴下,被送到新郎的身邊時,大秦人驚呆了!
“這……這這這成親的日子,新娘也穿的這麼……客氣嗎?”
“一身白?還有新郎的那個穿著,不是說在華夏,穿這個的不是賣保險就是搞房地產的嗎?新郎難道也是幹這些行業的?”
蘇小雨看著這些評論,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額頭,“這……我沒有給他們看這些亂七八糟的視頻吧?”
她仔細回想了下,一時之間沒有想起來,也就罷了。
隨著現場音樂的響起,在司儀的主持下,婚禮有序的進行著。
大秦人看著熱鬧,議論紛紛。
雖說也有極個別人說著不好的詞,但大部分人經過這段時間的文化衝擊,也已經漸漸接受了華夏這些奇特的文化以及習慣。
此時看著新郎新娘交換戒指後,在眾人的起哄下接吻,羞紅臉之餘,也隻剩下深深的羨慕和驚歎。
晚點還有敬酒和吃席,蘇小雨跟村裏一桌不認識的小孩子坐在一起,吃了一頓尷尬的酒席後,就回了家。
接下來的幾天,帶著小安,給直播間內的大秦人們好好科普了下如今華夏的新式農村建設以及農業發展,又是將大秦人驚的個好歹。
自此,大秦的那些人們,除了羨慕之餘,也開始奮起直追。
將看到的那些華夏技術,一點點地運用到了自己的田裏。
當然許多技術也不是隻看看就能學會的,但哪裏也不會少了鑽研的人。
在梁文睿、李雲生等人的刻苦鑽研下,很快,大秦的第一批自行車誕生了。
有了一就有了二。
自行車的出現,無形中給眾人打了一針強心劑。
除了工業技術,大秦在人才選備方麵,也不斷地跟華夏學習借鑒,找到適用於大秦的方法針略。
也是從此時起,大秦有了同過去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