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車抵達黎族文化風情園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半。
因為園區內的道路較窄,隻有特定的旅遊觀光車可以通過,所有人在園區大門下了車,準備乘坐觀光車進去。
剛下車,一股熱帶的氣息撲麵而來,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味和淡淡的花香。
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讓人瞬間忘記了旅途的疲憊。
商秋枝走到嘉賓們身邊,瞧見一位穿著極具民族特色的中年男人站在大門口。
張導率先開口問好,“請問是田駿馳田老哥不?”
“誒誒,是我是我。”田駿馳笑嗬嗬的伸出手,“你就是張導演吧?”
張導點了點頭,與田駿馳回握手後,朝其他人介紹道,“這位是黎族文化風情園的園長,也是海市黎族文化推廣大使,田駿馳。”
“田園長好。”秦盼雪等人大方自然的問好。
田駿馳擺了擺手,“你們好,直接喊我田大哥就行。”
“很高興大家能來到我們黎族文化風情園,接下來的時間,我會帶領大家走進我們黎族的特色文化中,去感受屬於我們黎族的深厚文化。”
“嘩——”
嘉賓們非常熟練的鼓掌應和著。
田駿馳簡單介紹完,便招呼所有人坐上觀光車,“我先帶各位去這幾天的住所看看。”
從大門口到住所,大概有十分鍾的車程。
風情園是建在群山之間的一處山地裏,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椰樹、芭蕉樹和其他熱帶植物組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
偶爾還能看見幾隻彩色的鳥兒在樹梢間歡快地跳躍,仿佛在為嘉賓們指路。
隨著觀光車隊逐漸深入,黎族特色房屋的輪廓也漸漸清晰起來。
那些由竹子、木頭和泥土搭建而成的小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這是我們黎族的特色建築,船型屋。”田駿馳揚聲介紹著。
“其屋頂呈拱形,覆蓋著厚厚的茅草,幾乎垂至地麵,遠遠看去就像一艘倒扣的船,所以取名船型屋。”
“因為海市氣候原因,船型屋通常建造在夯土台上,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台風的侵襲,用茅草排水,避免因為下雨導致房子倒塌。”
車子越開越近,就在大家以為要停車時,觀光車從船型屋旁邊開過。
“誒田大哥,開過站了吧?”秦盼雪說。
田駿馳笑著解釋道,“這船型屋是專門用來觀賞的,不住人。”
“啊?”秦盼雪疑惑的回頭看了眼船型屋,“那我們住哪兒?”
她以為會在這極具特色的房子裏住幾晚,連待會怎麼拍照的姿勢都想好了。
田駿馳並不知道秦盼雪的內心想法,他自顧自的解釋道,“我們風情園有以船型屋為基礎,重新裝修而成的特色民宿,這才是大家要住的地點。”
秦盼雪了然點頭。
“田大哥,咱們這船型屋有沒有什麼由來?”簡梵音好奇問道。
田駿馳沒想到簡梵音會主動詢問船型屋的來曆,不由得耐心解釋道,“還真有個由來的故事。”
“相傳有一位叫雅丹的公主,因觸犯家規受到懲治,被其父親懲罰困在一條木船上。木船順水漂流,最後停在了一孤孤島上。”
“因為海市是熱帶氣候,經常有大風暴雨,加之島上野獸出沒,為了保命,這位雅丹公主上山砍下幾根木樁,豎立在海灘上,再把小船拉上岸,底朝天當做屋頂,又割來茅草圍住四周,這就是如今黎族船形屋的來曆。”
【黎族文化get✓】
【想去住一下】
【還是別了吧,這房子一看就招蟲】
【農村土屋也就這樣吧?隻是建築風格不一樣】
【好有特色啊,但是住裏麵會舒服嗎?】
【放心,我是學建築的,可以很負責的說,這房子住起來很舒服。船型屋內部架空的結構是有防濕、防瘴、防雨的功能,因為是茅草屋麵,能夠起到防潮、隔熱作用。】
【同建築學學生,船型屋的建築特色可以在夏天避免暴露在陽光的直射中,冬天還能起到防風保暖的作用,說一句冬暖夏涼不足為過!】
【船型屋也是華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喲,感興趣的友友可以去搜索了解~】
聽完田駿馳的講解,大家夥對改造後的船型屋有了濃厚的興趣。
終於,觀光車停在幾座經過現代重塑的船型屋前。
其形狀與之前大家看見的房屋一樣,隻是修建的材料有所不同,看起來更加美觀、堅固。
田駿馳招呼大家下車,“這邊一共清理出了四座船型屋,大家兩兩一間,自行分配房屋。”
“二十分鍾後,所有人在觀光車前集合,到時候再來安排下午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