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華爾街靴子(4)(1 / 3)

兩人不由大喜,沒想和尚卻說,“我剛才無意間仔細端詳了你們二位的麵容,恕我直言,二位一生中均有大劫。若你們希望趨利避害,最好帶上貧僧手中的這兩塊玉石。”

和尚手上,赫然放著兩塊大玉石,渾圓天成,晶瑩剔透。

唐子風馬上接過看了起來,發現玉石上刻著“急急如律令”。

袁觀潮有些抱歉地說:“感謝法師的好意,但我是無神論者。”

唐子風勸道:“弟弟,我買下來,你就拿著吧,就當是我送你。”

唐子風欲將兩塊玉石全部買下,卻被法師阻攔:“心誠則靈,我就給予你一人吧。”

兩人在和尚那裏做了一點善行,便離開了。

他們走出寺廟的時候,抬頭發現雨停了。

這時候,天山一色,模糊的山色中還透出月光。

兩人決心順道去看一眼和尚說的那塊石頭,走到天竺山腳下時,一塊大石赫然屹立。這塊石頭,正是“三生石”。

袁得魚默不作聲。

唐子風感慨道:“我對你父親是真心相交,最後的道路確實是他自己的選擇。你爸爸真的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我沒有他那麼穿透世事的遠見,直到現在,我才剛剛悟出他當年的所想所思。你要相信,你爸爸是個大師。”

“我爸爸為什麼會這樣?”袁得魚問道。

唐子風歎了口氣,不作過多言語,他緩緩抬起頭,像是在望著夜空中皎潔的明月:“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你能不能告訴我,那交割單背後的名單上,還有一個人是誰?”

“那個名單,隻是這個圈子裏,拋頭露麵的人物而已,僅僅隻是冰山一角。”

“那紅冊子裏的那些人呢?你當時在小白樓瘋狂尋找的,是不是就是那本紅冊子?”

“我隻能告訴你,這些紅冊子裏的人,都是我信托的受益人。沒人會知道信托受益人是誰,這是無法揭開的秘密。”

“那當時的33億元去哪裏了?”袁得魚認真地看著唐子風,希望從他充滿霧霾的眼睛裏,看出更多直指真相的痕跡來。

唐子風很奇怪地笑起來:“我這次輸在隻看到A股市場這一個小局,沒有看清全球那個大局。如果我告訴你,你爸爸在當年就看出了更大的局,你相信麼?這裏,有一套亙古不變的判斷邏輯,很多年都是如此,你爸爸掌握了決定金錢趨向的最根本脈絡。包圍在我們身邊的,是一個很宏大的、很漫長的世界。但很多故事,總是如此單調地往複,‘太陽底下無新事’。我跟你說個債的故事……”

袁得魚拿起咖啡杯,依稀看得到粗糲的咖啡碎末,都快見底了。

這時候,窗外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

唐子風說的是蔣介石幕僚——宋子文的故事。

“蔣介石最後徹底擊垮民營企業力量的關鍵戰役就是金融。蔣介石黨羽中,有個叫宋子文的人物,他利益綁架的方式很巧妙。自1927年國民黨軍隊進入上海的第一天起,他就把發行公債當成募資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於缺乏確實的信用保證,公債的發行十分困難。然而,金融投資出身的宋子文對銀行家們的心思當然了如指掌。從1928年春季開始,他重新設計了公債發行的遊戲規則,讓公債成為一個投機性產品。於是,全中國的銀行家們,特別是資本最為雄厚的上海銀行家們紛紛購買公債,此後的十年中,中央政府共發行24.12億元的公債,其中七成賣給了這些自詡為全中國最聰明的人。然而,他們都落入了宋子文設計好的圈套。在1935年3月前,中國金融業的主動權仍牢牢握在私人銀行家手中,資本最雄厚的是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它們占到全國銀行總資本的三分之一,是中央銀行規模的三倍。然而,在此後的全球經濟危機中,蔣家一舉收編了上海五大民營銀行……在所有的遊戲中,金融總是核心,尤其在當今!”

袁得魚看著憔悴的唐子風:“對不起,我之前一直低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