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西安搖普辦(1 / 2)

這本小說的原名叫《西安搖普辦》,是一個青年文化普及團體的成長史和覆滅史。許多跟西安搖滾普及辦公室(以下簡稱搖普辦)有關或共同成長的青年,如今都成了大腕,都很有名。

崔健:一個時代的符號。可以說,中國搖滾,從崔健始,自崔健亡。

張有待:西安“搖普辦”是張有待的北京“搖普辦”唯一的分支機構。可以說,張有待畢生都在中國傳播、普及搖滾樂和爵士樂。當年崔健來西安演出,不接受任何記者采訪。我給張有待打電話,他讓我提他的名字。於是,我去找崔健,提了張有待的名字,崔健很高興地接受了我的采訪。“搖普辦”的金辦,也一直跟崔健和樂隊在一起。

張楚:著名歌手。當年經常住在西安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西安外院),與“搖普辦”一起在西安的大學和企事業單位做講座、唱歌和普及搖滾樂。

伊沙:中國最著名的詩人。在西安外院,他三點一線,辦公室、食堂、宿舍,用詩歌和自己的一切支持著搖滾樂。“搖普辦”也承辦了嚴力《一行》的紀念活動。

許巍:著名搖滾歌手。當年,他與西安最好的樂手們組成“飛”樂隊,由我擔任樂隊經紀人。西安“搖普辦”舉全力製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場演唱會——比利歡樂夜新音樂激流晚會。

洪啟:中國民謠的代表人物,王洛賓的傳人。他的演藝生涯也是從西安“搖普辦”製作的比利歡樂夜新音樂激流晚會開始的。“搖普辦”為他介紹了侯牧人,並把他的音樂小樣給王曉京聽。

孟京輝:著名話劇導演。當年在中央戲劇學院(以下簡稱中戲),我們一起排演了話劇《等待戈多》。

張一白:《將愛情進行到底》導演。當年他從四川來到西安,一下子陷入到了純愛之中。他領我第一次走進央視剪輯室。

刁亦男:電影處女作《製服》獲第22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龍虎大獎,我是他的第一副導演。高中文科班的生涯是我們倆的心靈史。

蔡尚君:憑借電影《人山人海》獲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銀獅獎。

張揚:中戲最生猛的符號,充滿激情的導演。當年,同學說他是一個流著油的大肉包子。

施潤玖:著名導演。當年在西安,是他向我普及約翰·列儂的理想世界。

郭濤:著名演員。在西安的話劇院外、李家村的馬路上彷徨無助,最終考上中戲,成為明星。

霍昕:周星馳電影《功夫》編劇。當年,我們一起去一個小照相館——我給你拍了整整一膠卷的彩色藝術照,那時的你好性感!